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2/2頁)

“本官不是要你們的珍珠,一顆顆都是人命,本官也沒心思拿。”韓岡搖搖頭,看都不看地讓他將單子收回去,“采蠔幾百幾千才能有一兩顆上好的珠子,還要防著魚虎【鯊魚】,這份生計可算是辛苦。”

兩人以為韓岡是故作姿態,便又勸了兩句,等到韓岡一聲怒喝,偷眼看到他的表情,才確認了這位年輕的轉運相公當真是不想收禮,訥訥地將禮單收回去,“……相公說得是,的確是辛苦。”

韓岡悲天憫人地嘆著氣,“每年夏秋時節,又多有台風。靠海的州縣年年遭災,昨天我翻看籍簿,最近的十年,年年少說都有幾十人歿於風災。你們在海上,恐怕災傷更重。”

“相公當真是心慈。我等在海上,哪年不死人?家家戶戶都有死在台風天裏的。”

“即是如此,那為何不上岸買地,換個穩當點的生計?”

“都是這麽想啊,可怎麽也做不到!相公知我等辛苦,可欽州人哪裏會管?我們疍人一說要買地,價錢都能翻上天去。”俞亭叫著苦,“小人兩個幾代辛苦,才攢了點身家,好不容易才置辦了兩塊地,一間房。其他的人還不如小人,有點錢買點穿戴就散盡了,哪裏還能置辦得下?”

“方今交州新復,正乏人口,若是爾等能遷往交州,置地倒是方便的。”韓岡喝了口茶,漫不經意地提了一句。

“相公,小人都是習慣了欽州的水土,突然去了交州,水土不服。”

“交州也不遠,若說路程,也不過是順風時往南一天的水路罷了!”

兩人面面相覷,終於發現韓岡是認真地這麽在打算。武福撲通一聲跪倒,“相公要小人做牛做馬都行,可這交州是萬萬不敢去。交州的風浪可比欽州更重!”

“不是說讓你們置地建屋了嗎?當然不會住在水上。”

“這……可是沒錢啊。”

“那就更不用擔心。到了交州之後,買地是另外算得,而官府都會給你們分配一份永業田,不要你們一文錢,足夠溫飽支用。日後有了田地,也不用再怕風浪,也不用再吃采珠的苦了。欽州沿海總共上千戶疍民,估計也沒有幾個家有產業的。只要搬個家,就此有了產業,日後也能給子孫一個安穩的生活。”

韓岡一句句話,讓他們無從推脫,武福和俞亭兩人愣了半天,最後一咬牙,連連磕頭道,“相公明鑒,小人世世代代的在水上討生活,再苦再累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活計,總歸是手熟。突然要小人去種地,可連鋤頭都不知道該怎麽拿,只會將自家給餓死。”

“邕州左右江的溪洞蠻部也不會種地,但他們現在不還是在交州開墾荒地嗎?總是能學著來的,官府也會派人指點怎麽耕種。且剛開始的兩年,不會收你們的稅賦,若有災,官府還會有賑濟,一切都不用擔心。本官也知道,一開始肯定是辛苦,但過些年也就能好起來,日後子孫不用再吃采珠捕魚的苦,也不用再怕台風,這豈不是一樁美事。”

韓岡不厭其煩地為兩名疍民首領解釋著,但兩人盡管砰砰地磕著頭,額頭都紅了,但就是不肯答應下來。

低頭看著腳前的兩個磕頭蟲,韓岡的視線森森如寒水。

關於收編疍民的事,韓岡其實可以直接發布一道公文,傳達自己的命令,剩下的具體工作自有地方州縣來完成。

他都已經做到了轉運使,為了這點事,親自征求當事人的意見,其實說來即有失身份,同時也不並合乎官場的規矩。

這等於是不相信欽州知州的能力,同時若是出了亂子,也沒辦法將罪過推到下面的人身上,只能自己全數承擔,算是自討苦吃。聰明人都不該也不會這麽做的。

不過韓岡只想看一看領導一地疍民的到底是什麽樣的人,並盡力將這第一步給走穩了。只要這個開頭打得好,日後福建、兩廣,甚至還包括浙南,上萬裏的海岸線和江口、河口,總計十萬的疍民,都可以按部就班地編戶齊民,然後尋找合適的地方將他們安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