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九)(第2/2頁)

所以韓岡希望兩邊能通力合作,共同鉆研,加快軌道和車輛技術的發展。就在前兩天,他還私下裏讓人傳話,要軍器監裏的匠人們不要氣餒,順著既定的方向繼續鉆研改進。只要量產化的軸承處理來,就算不是上等的鋼材,只是使用普通的鋼鐵,也比如今的木質輪軸要強出百倍。

韓岡沒指望一口吃成胖子,技術的發展總是一步步來的,不是說砸錢進去,就能看到想要的結果,許多都是打水漂了,甚至連個泡都不會冒——不過有一點則更加肯定,那就是不去研究,就永遠也不會有成果。

與韓岡一番問對,趙頊也算是放心了下來,“襄漢漕渠有軍國之重,此事就多勞了韓卿了。”待韓岡謙虛了幾句之後,他則又笑道,“說起來也是韓卿的功勞。只是瘧疾一事,就讓多少舊日的多少醫家束手無策。當初狄青領軍南下,竟有一多半得了瘧疾,病亡近半數。但韓卿到了廣西之後,一下就找到了瘧疾的成因,就不到一成得病。”

“關於瘧疾與蚊蟲的關系,臣一開始只是推測,不敢妄下定論。根究起來,可以說是碰運氣給試出來的。”韓岡謙虛著。其實除了預防以外,他還派人去找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他知道青蒿素,但他命人找來的諸多青蒿,卻是沒有給試出來哪一種合用。

“不是格物所得?”趙頊笑著問道。

“正是格物所得。臣是觀禽獸而又所得。禽獸之屬亦是生於天地之間,許多時候,甚至比人更懂得如何自保。比如大象,喜歡在身上抹上泥漿,比如水牛,總喜歡泡在水裏,牛尾也是用來驅趕蚊蠅。雖是龐然巨物,卻是對蚊蚋畏如蛇蠍。當時臣便猜測,這應該不是怕癢,而是畏疾。”

趙頊愣了一愣,偏頭想了想之後,慢慢地點頭,“原來是這麽回事。”擡頭又看著韓岡笑道,“不過世間都說韓卿是藥王弟子。經過廣西一行,這一下子,可都是給認定了。”

韓岡嘆了一聲,依然是絕口不認。外面的傳言他也知道,因為出兵廣西的西軍士卒少有得病,的確更讓人認定了他藥王弟子的身份。

世間有種說法,他韓岡不會施針開藥,是因為他只學到了孫真人的一半醫術,是萬人醫,而不是一人醫。學到的醫術只能用來醫治萬人,而不是一人,所以才有療養院,所以才能保著西軍不受疾疫之苦。

這種說法,從韓岡還在關西時就有了,到現在越發的被人所認定。但韓岡依然是不承認的,身為根正苗紅的儒門弟子,神鬼之事只能遠避,決不能近身。

從武英殿中出來,已經是黃昏了。趙頊還留在幽深的大殿中,專注地望著他治下幅員萬裏的土地,似乎怎麽也看不厭倦。

深灰色的天空下,一座座殿宇沉浸在暮色中,顯得陰氣森森,在陰暗處仿佛潛藏著無數妖魔鬼怪。

一陣夜風從殿閣之間刮了過來,寒意透骨,讓韓岡不禁打了個寒戰,宮禁之中的確不是住人的地方。

舉步向宮外走去,韓岡回憶著今天在武英殿中的一番對答。從頭到尾想了一遍之後,算是放心了,應該沒有問題,天子也終於同意了他鋪設軌道的方案。從今以後,軌道不再局限於礦山和碼頭,而推廣到天下所有需要運輸的地方。

水運的成本的確不高,所以就算到了後世,也是一條十分重要的運輸手段。不過水運的局限性實在太大,而有了軌道之後,大部分的平原、乃至河谷都能派得上用場。這才是他的初衷,開鑿襄漢漕渠只是其中一個目的而已,韓岡做事,不是一石數鳥,可是懶得動手。

只要這一次成功,軌道就能在國中推廣開來,有了更為便捷且運力更大的交通工具,對於商業發展的好處不言而喻。也能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相應的,工業的發展也將得到一個更為有力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