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閑人自忙(一)(第2/2頁)

“難道玉昆在廣西的兩年,就沒有在經義上加以鉆研?”程頤神情嚴肅地問道。

“經義當然一直不敢放下須臾,幾年讀下來,體會也是深了一層。”韓岡想想說道:“不過學貴於有所用,這兩年學生多是想著如何將格物致知的一些心得放在經世濟用上。”

“經世濟用……”程顥將這個詞默默地念了兩遍,笑問道:“是‘為天下開太平’嗎?”

“正是!”韓岡承認。

“再修襄漢漕渠也是為了這幾個字?”程顥再問。

韓岡點點頭。

“不過京西近年多災,民生困苦,人人憚於興作。眼下若大修漕渠,恐會有所阻礙。”程頤的話已經給韓岡很大面子了,若是尋常官員想靠著大興工程來求一個加官晉爵,程頤批評起來可不會留半點情面。

“正叔先生放心,此番興造,學生會盡量使用舊時的渠道,只要稍加疏浚便可,並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真正需要大興土木的是方城山的那幾十裏。方城埡口處,地勢要高出近十丈,學生也不打算一舉完工,而是打算用個十年八年慢慢開鑿。”

“十年八年?”程頤皺起眉頭,程顥也有點疑惑起來,“恐怕天子等不及。”

“不僅天子等不及,學生也不可能在京西任職這麽久。學生是打算先建一條六十裏的軌道暫代。軌道鋪設簡易,只需三千人足矣。甚至不用動用民夫,只用本地廂軍就夠了。有了軌道,開鑿渠道,就可以慢慢來。”

程顥想了一想之後,就點點頭:“洛水上的幾個碼頭,都能看到玉昆你發明的軌道,的確是易於輸送,打造也是簡易,省耗人力。”

“但這樣一來運力不是要比水運要少上許多?馬車總比不上船只載貨多,玉昆你又該如何回復天子?”程頤為韓岡擔上一份心。

“襄漢漕渠只是對汴水的補充,主要是運輸荊湖、兩廣還有一部分蜀中的貨物,至於綱運的大頭,還是得著落在汴水之上。”韓岡解釋著,笑了笑,“依靠軌道居中轉運,雖然多了一層手續,但一年百萬石也不難為之。”

得到韓岡解釋,程顥很是滿意地向程頤投以一個笑容:“就說玉昆必有手段。安南一役有玉昆從中調度,也是從軍力到民夫都比過往的戰事省儉了不知多少。”

程頤點點頭,但很快又皺了皺眉,對韓岡道:“就是對交趾男丁的手段有些過了。”

“十萬血仇不能不報。但盡殺之又有傷天和,只能想個折中的辦法了。依其罪論罰,刖刑倒也不為過。”

程顥、程頤都聽得出來韓岡不想在此事與人爭執,他們也就不多說,畢竟隔得遠了,交趾又非華夏,而且也是對交趾人在廣西屠殺的報復,聖人面前都能辯說得過去。

方才的氣氛像是質問,程顥也是想要緩和一下氣氛,換了個話題:“玉昆任職京西主要是為了開鑿襄漢漕渠,那你接下來可是就要往唐州或汝州去?”

“沒有那麽急。”韓岡說道:“學生之前已經薦了沈存中去唐州,他在土木工役上才具當世少有人能及,有他在,之前的一番測量規劃學生也都能放下不管。”

“也就是會在洛陽多留一陣子嘍?”程顥很是有幾分喜色。

“的確是要多待一些日子,興造工役的錢糧也需要有些準備。”韓岡道,“明天處理一下公務,還得去河南府拜訪一下。”

聽到韓岡提起文彥博盤踞的河南府衙,程顥和程頤對視了一眼,程顥就問道,“是要去拜見潞國公?”

“文潞公判河南府,學生依禮數還是該登門拜訪的。”

“玉昆,望你記得這個禮字。”程頤臉色沉重,提醒道:“文潞公忘了,你可不能忘!”

韓岡開懷一笑:“有兩位先生訓誡,學生豈敢失禮。”

韓岡如此說,二程便放心了一點。程顥又叮囑著:“洛陽城中還有幾位老臣,玉昆你最好都得去拜侯一番,不要遺漏掉。”

“學生明白,都會抽空登門拜侯。”韓岡也不是不懂人情場面,該盡的禮數當然不會忘記。自己做得有禮,對方無禮,那就不是他的錯了,“除文潞公外,富、鄭、王、範、司馬諸公,韓岡皆是聞名已久,早就想當面拜會。如今正好任職京西,自不敢有所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