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四)(第2/2頁)

武英殿的偏殿中,燈火通明,大宋的當今天子正守著一副沙盤,專心致志地擺弄象征一支支軍隊的小旗。

跌宕起伏的構成,代表著西北地勢。居於中央的西夏,被大宋六個經略安撫使路所包圍。圍繞在沙盤上的西夏國周圍,現在是一圈密密麻麻的小旗,代表著六個路,加起來少說也有四十萬的總兵力。

這一次滅亡西夏的戰事,將會是六路同時出發的行動。趙頊決心用一次獅子搏兔的攻勢,將所有失敗的可能全都給堵上。如此龐大的兵力,是如今正陷入困境之中的西夏君臣所不能抵擋的。從過往的戰績來看,任何兩路的合力,都能正面擊敗西夏全軍,而趙頊將要動用的是六路!

在過去,在大宋的西北邊陲,也從來沒有過一次規模相近的戰爭。宋夏兩國數千裏的疆界上,將會有至少三十萬的兵力出戰。是真實存在的兵力,而不是用來恐嚇敵人的浮誇。

趙頊臉上浮現出一絲自得,也就只有現在,經過十年的變法,由此積攢下來的財富,才能支撐得起這一規模的戰爭。

糧草、軍餉、兵甲、戰具,都是堆積如山,隨時可以去取用。將領、士卒,無一不是經歷過戰爭的精銳。這是用了十多年才積攢下來的成果。一旦投入下去——趙頊有自信——就是全盛時期的遼國,也要暫避鋒芒。

從還在做太子的時候起,趙頊就一門心思地想著滅亡西夏,擊敗遼國,收復興靈和燕雲。能讓大宋,像漢、唐一般讓四夷賓服。

盡管步履艱難,但自己還是一步步地做到了。到了如今,舊時夢想已經是近在眼前,仿佛觸手可及。

上天都在幫他,大宋的敵人,一個兩個全都陷入了內亂。這麽好的運氣,就是趙頊過去在睡夢中,也從來不曾去幻想過。

世上哪有這麽好的事?!

如果有人事先對他說:日後有一天,遼國會因權臣害死皇帝,西夏會因母子權力之爭,在同一時間發生內亂。趙頊能給予的回答只會是一陣開懷大笑,也許會因當時心情的不同,給予處罰或是賞賜,反正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但現在,卻是個擺在眼前的現實。

兩個死敵都陷入了混亂,西夏的滅亡,也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趙頊心如烈火焚燒,恨不得立刻就能聽到官軍攻入興慶府的捷報。恨不得現在就看到秉常和梁氏母子兩人,被械送到自己的面前。

這麽好的局面,朝中竟然還有人說要小心、慎重,就不怕貽誤戰機。

郭逵老了,韓岡因為功勞掙得太多,也沒了上進的動力,兩人現在一味求穩。

想那韓岡,兩年前,他和章惇從京城一路南下,抵達桂州後,又馬不停蹄地殺到邕州城外,大敗李常傑。當時可沒說半句要慎重行事。

難道西軍眾將都不通兵事,為何他們都說如今正是一搗興慶府的良機?

“王中正也該到了。”趙頊想著。

論起軍事,王中正當是內侍中的第一人。不論是在橫山還是在河湟,都有著贊畫輔佐之功。獨立領軍,也能一戰平復西南。本人又有膽略,當年在羅兀城被西賊圍困時,竟能主動入城。就是稍差一點的西軍將校,也難比得上他,也只有種諤等寥寥數人,才能勉強壓過他一頭去。趙頊想聽一聽他的意見,這一次,也可以讓他獨領一路。

趙頊屈起手指,王中正一路、種諤一路、高遵裕一路,這三路的主帥可以定下來,但剩下的三路,該怎安排,得好好想想。如今將才不缺,帥才卻難得,要將六路兵馬的主帥都安排下來,還要有一番頭疼。

趙頊並不準備設立指揮全軍的宣撫司或是總管司。數千裏的國境上,從河東到熙河,消息往來都要一個月,設立一名統括全局的主帥,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打算讓各路各自對付面前的敵軍,最後匯聚到靈州城下,自然而然的,就能將勝利抓到手中。

“官家,該歇息了。”李舜舉再一次過來,規勸趙頊早點休息,“連著幾天都睡得這麽遲,肯定會驚動了太皇太後和太後。”

趙頊應了一聲,卻站在沙盤邊動也不動。

李舜舉苦著臉正要再催促,突然間就聽天子道:“對了,去選個好日子,就在年前給六哥和淑壽將痘種了……上天垂顧我大宋,必不會看著朕的皇嗣再有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