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2/2頁)

所以黃裳笑道:“再拖也拖不了多久的。”

“的確拖不了多久,再過幾天,消息遍傳天下,恐怕長安、洛陽的盜墓賊全都要往安陽去了。”韓岡忽地低聲笑道。

“那韓忠獻豈不是難以安生了?”

“應該不至於。”再大的膽子也不至於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韓琦才死幾年?朝廷和後代都有人看著,“不過也不排除韓家拿此事當借口來反對發掘殷墟……畢竟那是在安陽。”

“韓忠獻家會反對?”

“韓家的產業半相州,當然不會願意看到朝廷在他家的田地裏面挖坑。畢竟那是殷墟,不是一座兩座的古墓,而是兩千年前的一座都城。一旦朝廷決定發掘殷墟,韓家的損失將不在少數。”

韓琦出身安陽,又相三朝、立二帝,原本官員不得在本籍任官的規矩,都為他破例了四次。等到韓琦在判相州的任上病逝,接任的相州知州姓韓名正彥,正是韓琦的侄兒——之所以沒讓兒子來接任,那是因為要守孝三載的緣故——對於韓琦一家,幾任天子都是給足了面子。

相州田地有三成——而且是最好的那三成——是韓家的,相州各縣的店鋪有一半跟韓琦家脫不開關系,不過這些產業大部分用了詭名寄產的手段,寄托在了他人的名下,所以看起來不是那麽紮眼。只是這等情報,根本不用費神去查,到相州的酒樓茶肆坐一坐,隨便打聽一下就能知道了。韓岡本來以為韓琦的兒子、女婿會來找自己,但這些天下來,一直都沒有動靜。

韓岡繼續道:“若是發掘殷墟,韓忠獻家多半是反對的。一旦韓家上表說此舉驚擾先人,天子或許會順水推舟也說不定。對韓家來說,佃租的損失還是小事,萬一有人首告韓家私藏殷商天子祭器,那就是黃泥落褲襠,罪名就算能洗脫,至少也要脫一層皮。而且樹大有枯枝,相州韓家家大業大,人口繁多,不肖子孫不在少數,若是出了一個貪財好利的,能將一族上下千百口人都拖累進去。”

雖然韓家的反對聲幾乎是必然的,但韓岡對此並不在意。

韓家人丁旺盛,雖然相州那麽多的產業都是韓家的,但上上下下靠著韓家吃飯的人也是個極為龐大的數目,又要維持著韓家的體面,每年的租稅、貿易和放貸等收入,只能說勉強夠用。韓家子弟要享受,做些不正當的買賣,也是免不了的。

當真以為安陽地裏的那些古董千百年來都沒有人發現?那是笑話。沒被注意的是甲骨文,殷商銅器和陶器,早幾百年就給挖出來了不少。韓岡派去相州的人,在搜集到占蔔的甲骨之余,還收購了兩件殷商青銅禮器,便是明證。

盡管順豐行與韓琦家下面的商行沒有什麽來往,但雍商之中,與之做買賣的還是有那麽兩三家。透過他們,韓琦家的一些情況,韓岡了解得不少——也不僅是相州韓家,國內的一幹豪門中有五六成的家底,韓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比起皇帝和官府都要清楚。

只要抓好了這個問題,就是韓琦復生也沒辦法解決,隨著地裏面掘出來的禮器越來越多,給予天子和相州韓家的回旋余地就越小,遲早地要對韓岡進行妥協。

一座城池中能發現的器物,成千上萬,數也數不清出。相州韓家也不可能遮掩的住,隨著時間推移,殷墟的名聲將會越來越大,那時候發掘出來的殷墟遺物將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下,天子也沒辦法完全由著自己的心意來壓制既成事實,並不一定需要司母戊大方鼎一樣的證據。

不過若是當真能從地下將上千斤重的禮器給發掘出來,屆時天下都會轟動,別說《字說》,就是天子也得低頭。那可是比傳國玉璽更古老的器物,放在太廟或是南郊祭天的場合,天子也是臉上有光。

在見證人遍及天下的時候,事實是無法抹殺的,天子的權力對此也無法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