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2/2頁)

之前秦琬和韓信策反了降順遼人的代州軍,帶著他們逃入了忻州西面的山中。之後又會合了一部分被打散的官軍,一部分被遼人毀了家園的鄉勇,總數接近五千。他們的形跡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流寇,基本上是靠韓信以樞密副使親信的身份才團結了起來。

秦琬和韓信都不打算動用這一支烏合之眾,除了挑選出來的那些精銳外,剩余兵馬的作用就只是威懾,只要能安然地在山中留到官軍北上的那一刻,必然能對代州的光復起到最大的幫助。

半日之後,秦琬便回到了臨時駐留的廢寨中。

從寨門處昂然而入,秦琬直接騎馬來到正衙庭前。翻身下馬,跨步進廳,他卻只見一個三十不到的年輕人正大模大樣地坐在正廳的最上首,幾名指揮使如眾星捧月圍坐在周圍。

秦琬神色一變,手就按到了腰間的刀柄上,他親自送韓信繞過石嶺關南下去見韓岡,離開這裏也不過四五日,豈料就有人鳩占鵲巢了。

“你是何人?!”他厲聲問道。

那個年輕人卻安坐不動。上下打量了秦琬一下:“我是折十六。你就是秦二的兒子?”

聽到是府州折家的折克仁,秦琬氣勢頓時一弱,但又立刻挺直了腰背,沉聲道:“是折家的十六將軍?”

“正是折克仁。”折克仁反客為主,仍是安坐著。只指了指下首近處的座位,幾個指揮使便連忙給秦琬讓開了這個位置。

秦琬躊躇了一下,還是坐了下來。折十六已是正八品的大使臣,地位已高,不是他這個未入流品的衙內可比。尤其是折克仁背後還有著麟府折家,更代表著援軍,這時候沒必要意氣之爭。更何況韓信已經安然回去了,也不怕折家敢吞沒自己的功勞。

“你們歇在這個破寨子裏面,旁邊的山上連個望哨都不見安排。我這個外人報個身份就能進來上座。萬一我是遼賊的奸細假冒的怎麽辦?!還有這位秦二的兒子,竟然就讓他這麽進了營地,連個通報都沒有。”折克仁絲毫不留口德,他帶著刻薄的笑意問道,“喂,你們是怎麽活到現在的?!”

幾個指揮使的臉色全都變了,在秦琬進來前,折克仁盡管極為冷淡,但也還沒說過這麽刻薄的話。

難道是要爭功爭權?!

一想到這裏,他們便把身子縮了起來。這是絕對不能攪和進去的。折克仁這位折家的嫡系不用說,在河東軍中名氣已經很大了,但秦琬也跟韓岡的親信交好,哪邊都不好惹。

“十六將軍是從西面來,所以沒看到望哨。從這裏往東去,還有三座營寨,皆臨要地,各有數百人據守。遼賊若來,我處必先得報。”秦琬脫下靴子,盤膝而坐,“至於無人通報,卻是秦琬進來得急了。”

這不過是撐場面的借口而已,尤其是後一點。蛇無頭不行,營中沒有一個主心骨,當然是漏洞處處。但這也是秦琬和韓信刻意安排的,不然多了一個頭領,萬一心懷不軌又該如何?還不如讓這幾位指揮使互相牽制比較安全。反正這樣的情況下,縱使遼軍來攻,也不過輸得漫山遍野地逃跑,跟現在也沒什麽區別。

“既然這裏已經有四座營寨,數千兵馬,秦衙內你卻為何坐視遼賊圍攻忻州?”

“至少秦琬這裏還沒人發瘋,總數雖有五千人,看似遍布山中,占據了四座軍寨。可真正上陣起來,只有被遼人當瓜菜來砍的份。但也不是什麽都沒做。遼賊來得多了就跑,來得少了就攻,不讓其有安生的時候,一切都按著韓樞密吩咐行事。”

“說的也是。蚊子、蒼蠅雖然小,卻是擾人得很。縱使有信布之勇,也是很難奈何得了它們的。”折克仁盡說著一些不中聽的話,投過來的眼神冷淡如冰。

秦琬心中狐疑。若要爭功爭權,不應當著幾個指揮使的面這麽說話。不僅是不給自己臉面,也不給那幾位指揮使臉面。難道折克仁知道了這幾位都是先降了賊,然後才又投了回來的?!所以絲毫不給人臉面。只是秦琬卻想不通,折克仁究竟是從哪裏聽說的,又是為何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