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2/3頁)

陳豐精於錢糧,在韓岡幕府多日,也終於有了些幕僚的樣子。幾句話一出,立刻就讓人刮目相看。連章楶都驚異地瞥了兩眼。對地方商稅如數家珍,別的不說,必然是這段時間在故紙堆中下了苦功夫的。有此心性,自然是做事的幹才。

“倒是記得仔細。”韓岡贊許地沖陳豐點點頭。

黃裳則疑惑道:“怎麽西陘、雁門的稅入這麽少,我記得代州商稅都在七八千貫上下。”

“西陘、雁門搜檢嚴格,所以商人們都走得少。”前西陘寨寨主的兒子解釋道,“崞縣偏西,遠離州城,巡檢自是散漫。”

韓岡擡起眼,看了看秦琬,又掃了一下折可大,然後又收了回來。暗暗地嗤笑了一聲。

秦琬的話其實只說了一半,解釋得並不完全。剩下的一半是將門和地方豪族的回易商隊擠占普通商人的生存空間,好的商路被霸占,沒有後台的商人們自然只能走其他路線。否則“谷路十二,十通車騎,二通行人”、“一闊五十步,一通車騎”的西陘、雁門哪裏是其他邊關可比?

而車馬如織、商旅雲集的邊地重鎮代州,商稅收入每年都不到一萬貫,這又豈是正常?

不過除了雁門、西陘之外,通向神武縣的陽武關隘,的確是易於車馬通行的通道。所以商稅才會遠多於其余邊寨。

“道路不用擔心,遼賊再怎麽破壞,修整一下也肯定很快就能通行。”韓岡引導著話題,“唯一可慮的是後方的支持。河東這邊的積存快要用光了吧?還要留著些種糧給百姓。”

“援兵非光宇可言,但糧秣之事,樞密可無需擔憂,光宇必籌劃妥當。”

韓岡點了點頭。隨軍轉運一事,他現在暫時交給了留光宇和田腴負責,留光宇馬上就要回太原主持,田腴則已經先回了威勝軍坐鎮。只要不出婁子,他這裏就幹脆地放手,只讓陳豐負責計點就行了。

留光宇又笑道:“幸好這幾年天下豐稔,各路的糧倉幾乎都要滿溢。現在消耗一下陳米,等到了夏秋收獲,正好換上新米上來。”

韓岡神色微微一變,敲了敲桌子,議論頓時停了下來。

他目光一掃左右,壓低的聲音有著很重的警告味道:“給付軍中的糧食一定要注意!尋常的陳米還好說些,但那些黴爛朽壞的黑米,決不能在軍中口糧裏出現!如果有宵小敢在軍糧中做手腳,三尺龍泉正為他所設!”

韓岡語氣森然,留光宇悚然而驚,連忙起身,指天誓日會監察到底。

官府釀酒,甚至官員家中私釀,全都是用著府庫中上佳的米糧,而發給士卒的祿米,則多為倉屯替換出來的陳米,甚至許多時候,連因存儲管理不善而腐爛黴變的陳化糧都敢拿來給人吃——也就是所謂的黑米。

國初名將王超之子王德用,曾有一次拿了黑米發給軍中,差點就鬧出了兵變。幸好王德用演技好,拉著負責分發祿米的專副演了場好戲:

王德用先質問:“昨日我不令汝給二分黑米、八分白米乎?”

專副承認:“然。”

王德用又責問道:“然則汝何不先給白米,後給黑米?此輩見所得米腐黑,以為所給盡如是,故喧嘩耳。”

專副低頭認罪:“然,某之罪也。”

可惜這時候三國演義還沒出現,曹操殺糧官的好戲也只有些文人知曉,尋常軍民自是懵然無知。王德用就這麽將責任往下一推,把自己摘出來後,先拿著專副打了二十杖,又把鬧事的士卒也打了二十杖,以示公正。再換了白米發下,就這麽糊弄過去了。

但韓岡幕府之中的成員,就算不熟悉歷史典故,或是本朝故事,卻也有足夠的頭腦想象得到,一旦出了事,韓岡到時候會怎麽平息士卒的憤怒。心驚之下,都有些不敢說話了。

見會議氣氛變得冷了,又見韓岡使了眼色,黃裳出言緩和,“只要糧草軍械備齊,又與麟府軍會合,接下來可就是代州了。”

“蕭十三退守代州,到底是因為折府州來援,還是因為想要用誘敵深入之計?不想清楚,可不好遽攻代州。”章楶老成持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應該都有,一半一半吧。”黃裳道,“遼賊肯定是不甘心的,畢竟官軍奪占了興靈,肯定是想要回來的。”

韓岡點了點頭:“為了能夠換回興靈,更為了耶律乙辛的臉面,遼人肯定不會放棄代州。既然如此,緩進和急進都是一樣,都可以跟他們在代州城下一決勝負。所以穩一點為好。”

只是仔細想來,蕭十三放棄忻口,也有很大可能並不是擔心北方諸寨被攻破而腹背受敵,而是為了讓自己這麽想才做的——料敵從寬,韓岡和他的幕僚都不是盲目樂觀的性格。

不論是不是誘敵深入的戰術,韓岡都沒打算去上當——也沒想過將計就計。接連收復了太原和忻州之後,讓他用不著急著奪回代州。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