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2/2頁)

韓岡其實的確很想把這些血債累累的強盜砍了壘京觀,至少也要學對待交趾土著的手段,不過不砍腳趾,而砍手指,以免他們日後再來犯境。

契丹人在忻代兩地犯下的罪行,比當初肆虐廣西的交趾軍更勝一籌。只是這一回被擄走的百姓為數眾多,他無法向對交趾那樣,直接打過去講其滅國夷族,就只能留下一點本錢,把人交換回來。

“用錢贖買是一樁,朝廷不會舍不得這筆錢。不過能省一點是一點。用俘虜交換會更好。”

韓岡覺得耶律乙辛應該不會放過這個收買人心的機會。馬上就能入賬百萬匹兩的銀絹,正好可以用在刀刃上,從手中有漢兒的部族手中將人買下來,然後換回被俘虜的戰士。

“當然,如果這些還不夠的話,武州也可以還回去的。”

無視幕僚們驚訝的目光,韓岡繼續說道。

“遼賊入寇不過數月,忻、代二州已是滿目瘡痍。損失現在還無法計算,戶口減半已經是最樂觀的估計了。”

雖然不知道究竟損失了多少,但戶口減半的確是最樂觀的預計了,如果悲觀一點,能有三分之一回來就很好了。

“至少得三年之內免除一切稅賦。十幾二十年後,才能勉強恢復舊觀。能多找點丁口回來,終歸是一件好事。過兩年重造戶籍,代州衙門裏面的氣氛也會好看一點。”

每逢閏年,地方官府就會重新修訂戶口籍簿。

這一回代州遭劫,不僅僅要重造戶籍,連田籍也要更造,以維持代州日後的秩序。只是這樣一來,下一任的代州知州的任務就會很重,可以說是困難無比。

地方官府的之所以能將政令傳達下去,是依靠一級一級、從州到縣再到鄉裏的保甲。發號施令的官員好任命,但實際上的執行者,州縣中的各色吏員、鄉裏的保正、甲長、書手,都不是能從京中或是外地可以調來的。

現在這些吏員跟百姓一樣,已經不剩多少,缺少了他們的幫助,知州的政令連鄉裏都傳達不到。

除了代州,忻州的情況也類似。而太原府被遼軍侵襲過的地方,情況同樣跟代州和忻州差不多。都是村莊被毀,百姓遭屠,財物子女被劫掠一空。

整個河東北部,完全給毀了,幾十年內都恢復不了元氣。

這讓韓岡的心情如何能好?

唯一能讓人心情好的,可能就是代州城中的遼軍了。

……

荒蕪的代州城中,蕭十三的心情只會更糟。

蕭十三已經收到了從南京道上發來的通報,聲稱已於近日同南朝達成了和議,和談的使臣很快就會從開封回來。

可放下耶律乙辛的親筆書信,再擡頭看一眼代州城中,一股荒謬絕倫的感覺就浮上心頭。

但誰都知道,如果雙方的實力無法維持最基本的平衡,無論什麽和議,都不過一張用過的廢紙。

大遼已經打不下去了,要不然和談的使臣也不會答應這般屈辱的條件。西平六州喪師棄土,換回來的僅僅是一次性的百萬銀絹。

而且那還是在河東慘敗前達成的協議,換做現在,宋人肯定不會甘願繼續執行。

國內的反對者正在聚集。尚父殿下不可能像皇帝一樣,天然地便能讓朝野內外從其所命。要是他有著一個皇帝的身份,事情就不會變成現在的模樣。

耶律乙辛雖然讓他守著代州城,這個命令是在大敗之前發出去的,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挽回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自家的那點兵沒有大的損傷。同時尚父派來助陣的那點心頭肉也沒怎麽損失。除了盔甲、戰馬遺失了一些以外,就沒有別的損失了。

與他們對比起來,西京道的各部頭下軍的傷亡就大得多了,營中怨聲載道。在宋軍的追擊中,傷亡最重的就是他們。而現在叫著要回家的自然也就少不了他們。

人心全都散了,這些人還能派上用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