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第2/3頁)

正常的小孩至少到九歲才能擁有的才能,趙俑現在就擁有。

跟九歲左右擅長數學的小孩子差不多。趙俑也可以算是天才,但還遠不及數學史上的那些怪物,比如高斯之流。也比不上自稱八歲就能看懂《海島算經》的沈括。不過一年以後,四則運算肯定是沒問題了。

“那就好,先把這幾題做了,看一看到底學到了哪一部。”

韓岡第一次上課,就拿出了一張考卷,將數學上容易遇到的難點都變成了考試的內容。只要學過一陣數學,就應該能答得上來。

一盞茶的工夫,趙傭先做完了,而王益則吭哧吭哧算得滿頭大汗,看看卷子,不過寫了一半。

果然是聰敏過人。韓岡心道。

不過趙傭雖然聰明,但體質比尋常的孩童要瘦弱許多,臉也是蒼白的。跟同年的王益,也要矮小半個頭。相較起來,韓岡的兒女們臉頰都是紅潤有光,入夏之後,因為學習騎射的緣故,老大老二甚至都曬得發黑。體質上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趙傭自出生後就多病,半年多來韓岡不在京師,幸而沒有大礙。否則皇後能把提議韓岡出京的人給流放到海外去。

也真是好運氣了。

韓岡拿著卷子一眼掃過,發現是幾乎都做對了,只有兩題是錯的。

想想還真是難得。

從卷子的上來看,趙傭至少是後世小學三年級的水平了。學完韓岡給蒙學編訂的教材,差不多也就是在這個水平線上。但趙傭可才六歲。當真是聰明呢。

做完題後,趙俑百無聊賴地等著韓岡的發落。而看了看王益還有很長一段才能寫好,韓岡便對趙傭道:“殿下若有空,就再做道題好了。”

趙傭點了點頭,說了聲“好”。

“題目很簡單,一加二,再加三,再加四,就這麽一直加到一百就可以了。也就是一到一百,這一百個數字的和是多少。”

趙傭立刻拿起筆,在紙上計算起來。

又過了半刻鐘,王益終於寫得差不多了,趙傭卻還沒算好,看起來還是差一點。

“先歇一歇。”韓岡示意趙傭停筆不要再算了,他竟然選擇了最麻煩的死算。可以說終究還是差了一籌,比不上那些真正的數學大家。

“臣說件舊事吧。跟象戲有關,也跟數算有關。”

王益立刻丟下了筆,豎起耳朵聽故事。而趙傭仍是端端正正坐著不動,就是眼睛眨著,還是很有興趣的樣子。

“不知殿下、團練可知象戲?”

趙傭和王益用力點頭。

如今世間象戲的種類很多,大象戲、小象戲,七國象戲。但最流行的還是韓岡所創的楚漢象戲,規則簡單,布局也簡單,加上韓岡的名氣也大,所以很快就流行開來。在宮中也多有人會下。趙傭和王益至少都看過人下棋。

“當年臣跟樞密院的章惇打了賭,臣若輸了,就賠出百貫彩頭,若是他輸了,那他只要賠麥子就夠了。”

“百貫的麥子?”

“好像很多的樣子。”

趙傭和王益交頭接耳,宋用臣也在心底計算著麥子的數目,但韓岡的接下來的話實在是出乎意料:“是按粒來算。第一個格子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第四個放八粒。就這麽一格加一倍的加下去,將六十四格都放滿就行。”

“這麽少?”閣中的每一個人都閃過了同樣的念頭。

“然後呢?”

“然後章樞密便說,除非將賭注交換,否則他絕對不賭。也就是我出麥子,他出錢做賭注。不過這就輪到臣不幹了。”韓岡笑了笑,“後來臣又用同樣的條件,打算跟曾經做過三司使的沈括下棋。可是他一聽之後,就不幹了,說傾家蕩產也賭不來。”

“先生,只是幾粒麥子啊。”王益忍不住開口。

韓岡臉色嚴肅了起來,“做學問,講究的是誠實。誠於實。最不好的是只憑空想說好壞。真的只是幾粒麥子嗎?究竟是多少,還是算了之後再說!”

韓岡之前都是帶著笑,看著也和氣。雖然上課前,都被耳提面命要老老實實。但韓岡沒擺出師長的架子,王益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不過現在韓岡臉稍稍一板,他立刻就老實了。

第一次上算術課,韓岡只是讓做了一份卷子,又說了一個故事,最後再把卷子的錯誤之處給指了出來,一一加以講解。不過兩個學生的底細算是摸透了,主要是數學方面的才能,王益比趙傭差一點,而趙傭再過幾年,會變得更出色——畢竟人聰明。

結束了一個時辰的課程,趙傭和王益一同向韓岡行禮,表示自己的感謝之意。

韓岡回禮之後,指了指依然穩定在桌沿上的尺子和鐵錘,“那個就不想知道緣由?”

“還請先生賜教。”王益連忙道。閣中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他們都已經納悶了一個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