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咨明輔(四十)(第2/2頁)

“相公,今天有空嗎?”

宰輔們分頭各自歸府的時候,韓岡喚住了蔡確。

“玉昆,可是有事?”蔡確回問道。

“韓岡想去軍器監看一看鐵骨船。順便再看看一具新式的火炮。”

韓岡邀請蔡確去軍器監一趟,主要是要看一下鐵骨船。誰讓他現在已經與軍器監沒有什麽明面上的瓜葛,而蔡確現在的確是分管下面的軍器監,其他重臣要去,少不了要向蔡確打個招呼。

“巴不得玉昆你去。只要能順便指點一下。”蔡確很樂意,其實他本人都沒有去參觀過,現在有機會,就順道去看一看。好歹知道那些錢究竟是砸到了哪裏?蔡確可是一貫地唯恐天下不亂。

軍器監在京城位置很正,從皇城過去,沒有用多少時間。

兩名宰輔很快就到了,只跟趕上來問安的軍器監丞臧樟說了兩句話,蔡確、韓岡便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鐵骨船僅比禦苑中飄在池塘中的采蓮小舟大一點。

鋼鐵做的骨架,外面釘了內外兩層船板,前面安了一個同樣是鐵質的沖角,似乎想表現一下這艘小船究竟有多麽結實,可以當成沖車來使用。

這艘船不是平底船,船底下凹,如果將底板釘上,下面能裝不少東西。

“這船不愧是鐵骨,大概是重心下移,整個人依然穩當得緊,走得穩,坐著也穩。”

“那豈不是鐵船最穩?”蔡確問道。

“鐵船其實也有,不過穩當就得另說了。”

臧樟賠著笑,一邊還準備著。命下面的工匠給找了出來,順著軌道,從倉庫被一路推過來。

的確是鐵船,從龍骨到船肋,還有船板,都是鐵的。其中的縫隙用錫填補。但大小,只有一艘采蓮舟的一半。江南的有些地方,女孩子家進場坐著澡盆去采蓮,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大小。

“為什麽一開始不拿出來,還遮遮掩掩的。”蔡確有幾分不快,質問著。

“相公有所不知。”臧樟苦笑著回答,一手還指著鐵船,“這艘船最多只能飄在水上,載不了人。實在是太重了。”

“哦?玉昆,你當年是怎麽說的?”蔡確又問韓岡。

“木頭能浮水,鐵卻不能。要是做得小了,要麽就浮不起來,要麽就載不了人。必須要往大裏造。”

後世還有水泥船。當真就是用水泥做出來的。骨架是鐵絲網,外面是水泥,在一些小河中行駛。大一點的江河都不會去,完全沒有抗撞擊和抗破損的能力。

但這樣的船只到底能不能經受得住風浪的考驗,韓岡一點把握都沒有。

木頭擁有很高的韌性,所以不用擔心。現在最需要關心是的鑄鐵,其本身還是很脆弱,需要擁有更高的韌性,才能當得起人們的贊許。

只不過,以現有的鋼材品種,根本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

而發展鋼材,則需要定量與定性的分析。不論是煉鋼煉鐵,還是制造鐵器,都需要總結出完善的可以依循和學習的流程,而不是全然依靠經驗感覺行事。

韓岡在這方面盯得很緊,需要下面的工匠們一起共同總結,相互幫助。縱然離開了軍器監也是一樣。

蔡確仔細地看了一陣鐵船,對其中的疑問進行了一番詢問,從工匠們那裏得到了很多。

“真希望能夠早點看見鐵質的戰船。想必在海上,沒有任何船只能與其對抗。”

一想到能將敵國的船只當成雞蛋殼一般,碾成粉碎,蔡確的心中就難以自已,這可是之前宰輔們都沒有的運氣,除了要分韓岡一大塊之外,他蔡確本人就能控制剩下的六成七成。

不過制作出真正意義上的鐵船,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一件事。

蔡確已經做好了受到挫折的準備,沒有什麽實驗能夠始終高歌猛進,不過有韓岡參與其中,想來很快就會期盼已久的好結果。

“玉昆,你不是說還有火器嗎?”蔡確想起了前面的話,“實物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