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2/2頁)

蔡京想踩自己上位,卻被自己給掀翻,連帶著現任的禦史台都要完蛋大吉,怎麽利用這個機會,賺取足夠的補償,便是韓岡現在要考慮的事情。蔡確也罷、章惇也罷,都會想著趁機擴大自己的地盤,這裏面的好處,如果手腳慢一點,就會給人搶走了。

“那小弟該怎麽辦?”馮從義問道。

“你該去喝酒就喝酒,該去聽曲就聽曲。一切跟過去一樣,如此方好。”

“小弟明白。”馮從義一點就通,“小弟出去後,會仔細看看有誰遠了,有誰近了,到時候,也就知道有誰能用,有誰不能用。”

“這是糊塗話,幹嘛要給人疏遠的機會?”韓岡不以為然,“查驗人心更是笑話。不要給人任何可乘之機,強勢就要強勢到底。”

馮從義想了一下,然後點點頭,就跟錢號的信用一樣,都不能玩這樣的遊戲。一以貫之的信用才是關鍵。放在這件事上,韓岡強勢的作風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馮從義起身告辭,接下來韓岡要接見的人並不少。

不過馮從義在門前突然停住了腳,回頭道:“哥哥,但這一回終究是難做宰相了。”

韓岡笑了:“你可知道,三代君王拜相,都要灑掃洗浴,齋戒多日,然後築壇設案,再拜曰寡人將國家托付給先生了……”

韓岡的話讓馮從義愣了很久,然後點點頭,默不作聲地出去了。

馮從義剛走,黃裳就來了。

黃裳有些惴惴不安,他來得實在是太遲了,“學生正在讀書,沒有聽到這麽大的消息。”

“不知者無罪。”韓岡並不放在心上,“想必今天的事,勉仲你也知道了。”

黃裳點點頭,所以他才會氣喘籲籲地趕來。

“既然如此,你也知道,我們必須要有個應對的章程,表奏上去,以防日後有人再多言。”

“宣徽說得是。”黃裳點頭。

“蔡京雖然是無故攻擊,不過其中有些話的確有道理,愚民的確是拖累。所以這第一條,便是毀禁淫祀……”

“宣徽!”黃裳完全明白韓岡的用意,但並不合適,“慈濟醫靈顯聖守道妙應真君是得到朝廷冊封的!”

“陪祀的沒有。”

黃裳立刻點頭,“黃裳明白了。”

“第二件事,是普及教育,讓天下有心人都能上課苦讀。我這一回準備以開封為試點,讓開封府的士子們都能夠得到合適的帆布包。”

韓岡是要將壞事變成好事,黃裳點頭,將這一條也記了下來。

“不過這一條其實不容易,難得很。”韓岡很清楚這一條拋出來後會有多大的阻力,“所以還要有第三條。”

“是什麽?”黃裳問。

“在各地州縣設立官立藏書館,存放精版校閱過的經史子集,供當地士子免費借閱。”

黃裳聞言雙眼一亮,但隨即就又黯淡下來,“此事善莫大焉。只是……”他欲言又止。

韓岡笑道:“昔年求學,也只能買得起五經傳注,其余的書籍,都是要去向同學借後抄寫得來。那時候,最希望的就是有一間裝滿書的屋子。人同此心,想必貧寒士子都有同樣的期盼。所以開辦書館這件事我一直都放在心裏。之前不方便公開提,但現在沒問題了。”

大宋的皇帝,就連被取中的進士都不讓他們去拜座師,又怎麽會放任哪個有望宰輔的官員去收買士心?不過現在韓岡沒了那份忌諱,正好趁勢提出來。這可是只有現在才能做到的事,過段時間,等這場風波稍稍停息,韓岡再提議開辦圖書館,可就沒那麽合適了,總會有人說閑話。

“黃裳明白了,不知宣徽還有什麽條款?”

“倒是沒有了,將這三條寫成劄子就夠了。”韓岡沉吟了一下,對黃裳道,“勉仲你是狀元之才,在外磨礪了幾年,文章越發的精粹老辣,這是年輕人比不上的。有你來起草,我也放心了。”

“不敢,宣徽謬贊了。”黃裳苦笑著搖頭,“黃裳久考不第,哪裏算得上是狀元之才?”

“並非是溢美之詞,勉仲你當得起。”

韓岡很確定黃裳的才學是狀元等級的。後世的記憶是一條,而他本人也不是沒有判斷文才高下的眼光,黃裳的水平的確是很高,只是運氣不佳。

“不過這一回,我也算是受了些委屈,朝廷或會有些補償。”

畢竟是為了釋世人之疑,立誓蔡京在外為官一日便不入兩府。看起來就是放棄了成為宰相的機會,就是趙頊主政,也要給一些補償。

黃裳心中一動:“樞密的意思是?”

韓岡笑道:“勉仲你的文章很好,也是名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