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2/2頁)

誰讓飛火連弩中的上百枚飛火箭,制作起來那麽麻煩,而且不能重復使用。而火炮打出去的炮彈,撿回來後擦擦就能用。若是沒有炮彈,只要有火藥,裝些石子進入也能派上用場。可飛火連弩,就絕不可能這樣湊合著來。一旦造好之後,就只有一次使用的機會。

換做是自己主持軍器監,也不會放棄火炮,而使用飛火箭。

雖然呂惠卿可以利用自己影響力,讓飛火箭能夠在軍器監內生產,甚至直接設立一個飛火局,與火器局分立。但最後的結果,肯定是飛火箭被人逐漸遺忘,火炮成了軍器監中的主角。

呂惠卿也不由得感慨著。虧韓岡能想得出來,甚至還能將原理說得條理分明,只是這一點,就是當世無人能及的。

如果說韓岡是在制作設計上的天才,呂惠卿知道自己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工匠。火炮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世人之中,也只有韓岡想到了,並開始實踐。除了喜歡將工匠之事與大道聯系在一起,韓岡在這方面的表現,都要超出過去與現在的一幹名匠中任何一個人。

不過呂惠卿知道自己的不足。根本沒有韓岡那樣的天賦。在兵器設計上,遠遠比不上韓岡。

但呂惠卿並沒有放在心上,怎麽改進武器,是軍器監內部的事,他堂堂輔弼重臣,只要審核和獎勵就夠了。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與韓岡別苗頭。

而且是該睡了,呂惠卿想著,明天還要早朝,並且接受太上皇後的問詢。

方才還在王安石府上的時候,傳信的中使來過了。他是先去了城南驛,然後追著趕過來的。太上皇後的諭旨中,著呂惠卿明日上殿陛見。正常情況下,這次陛見之後,兩三日之內就要離京。

對此呂惠卿也沒有打算抱怨什麽。只是對蔡確又看低了兩分。

既然已經決定讓自己不得回京,那就應該讓太上皇後下詔,催促自己早日就任,甚至幹脆繞過京師,不要顧忌人言。這點覺悟都沒有,還想什麽把持朝政?

雖然說成功地讓自己沒能留京任官,但蔡確卻允許自己能夠進入京城,甚至是上殿覲見,這究竟是瞧不起自己呢?還是太過自大了一點!?

不管蔡確是怎麽想的,呂惠卿都沒有打算放棄這一次的機會。

……

月色下,曾布望著同一片的天空。

但他心中所想,完全與表面上的動作無關。

他只是在惋惜,蔡確實在是太過高估自己,而忘記了呂惠卿的才幹。

這一回呂惠卿得到了機會,他要是不在殿上鬧一下,如何對得起他這些年來受到的委屈,還有被踢到河北的怨恨?若是呂惠卿偃旗息鼓,曾布也決不會相信他是浪子回頭——狗改不了吃屎。

而且呂惠卿會怎麽做,曾布多多少少能猜到一點。沒有定策之功,戰功卓著也無濟於事。太上皇後那邊不可能給與他太多的信任,相反的,反而會懷疑他的本心。

易地而處,曾布會怎麽做的事,他覺得呂惠卿也肯定會怎麽做。

曾布再自大,也不會認自己有超過呂惠卿的才智。但也不覺得自己會輸給他。想法和行事風格類似,最後的結果也會類似。

最後要吃些苦頭的只會是蔡確,而不會攤到自己的頭上,既然如此。他為什麽要提醒蔡確?

一個當權的宰相,就算一時吃了點小虧,但他損失得起,但呂惠卿卻一點也輸不起,一旦失敗了,立刻就萬劫不復。不僅惹來太上皇後的憤怒,他本人的結果也會變成一輩子在邊地的感覺。

這還真是很是符合曾布心中所期盼的結果。

他不打算提醒蔡確,也不擔心呂惠卿能不能達成他的目標。

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蔡確大吃苦頭,甚至離職,而呂惠卿繼續被打發去河北,這樣的結局,就是曾布最想看到的結果。

等著明天上殿看熱鬧吧,曾布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