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2/2頁)

兩次下來,最後什麽都沒拿到的民戶依然占了大半,但經過了之前的房屋分配,大部分也不再鬧了,等著開封府的好處。剩下還在鬧騰的,就是那幾位自恃地位、又瞧不起開封府給出的好處的皇親國戚們,以及以他們馬首是瞻的十幾戶。

其中有一家地主還是宗室,而且是郡公,太宗的後人,論輩分是當今天子的叔祖。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遣了奴仆將開封府派去的吏員打了出去。沈括得知之後,沒有多說廢話,聯絡了方興直接告到太後那裏。次日這位郡公便給削了爵,直接降到了縣伯——火器局事關軍國重事,誰敢阻撓就是往刀口上撞,很快土地本也不是他們的了。

有了這個例子,立刻就沒哪家的皇親國戚敢再多糾纏,看到皇親國戚如此,其余百姓也不敢在鬧了。但這時補償款都用在修建屋舍中,已經沒錢給補償。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了代州的那些無主田地。而有了如此明顯的對比,整件事在民間,就變成了貪心吃虧的典型,倒是沒人為其抱不平了。

王居卿知道因為廷推一事,沈括與韓岡有些心結,但韓岡能如此平和地贊揚沈括,想必那些傳言只有三分能信。

“原來如此,沈府尹在治才上的確難得。”他點頭道,“但占了官地,還能有補償,這未免也太好運了一點。”

幾年前修開封城墻,拆掉的民宅也不是一間兩間,清理的墳塋數量更多,而這一回給熙宗修山陵,遷出的陵區民戶絕不會比眼前的這一處要少。那些還都是他們自家的地皮,而這裏更是官產,朝廷的手也未免太松了。

“誰讓他們占得時間長了?”這其實是韓岡的主張,不能讓貧民吃虧。至於富民,尤其是皇親國戚,吃著喝著都是朝廷的,又占了這麽多年便宜,也該知足了,“有的人手中的地,都是經過了好幾次轉手,雖沒紅契,白契卻是都有。買了這些地的百姓,花的是真金白銀,總不能讓他們吃虧。”

不論蓋著官印的紅契,還是沒改官印的白契,都有法律效力,不過兩者相沖時,以前者為準。但世間有很多人做了買賣後不願付那筆契稅錢,所以還是以白契為多。

“還是別說這些了,不能再耽擱時間。”韓岡看看天色,他過來可不是在議論怎麽拆遷的。他問方興,“都準備好了吧。”

“已經準備好了。”方興點頭,然後在前引路。

韓岡和王居卿是過來視察火器局新試驗場的運作情況,在幹掉了郭逵家的正堂後,朝廷終於決定將火炮及所有火藥武器的實驗,徹底搬出了京城。

開封府加派了千余名廂軍,用了兩個月,終於將這裏修整完畢,移交給了軍器監。

火器局的實驗部隊入住此處有半個月了,工作應該上了正軌,正好是過來看一看的時候。

試驗場的靶子,就設在那座土坡前。

這座兩丈多高的土坡完全是用麻袋裝土堆成,千多人背起麻袋來壘砌來只用了十天,同時還在營寨外圍添了一道壕溝。

配發步軍指揮的虎蹲炮,如今已經定型,馬上就要開始量產。現在正在這裏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測試。

虎蹲炮的結構很簡單,直接就可以鑄造成型。加上火藥和炮彈定裝,使得速度提升,是完美的步兵野戰武器,使得這種超輕型的火炮,比起名氣更大的野戰炮、城防炮,更早一步開始量產。

十八門虎蹲炮在地面上一字排開,相距只有兩丈左右,前面四十步外就是一塊塊木板制成的標靶。

韓岡過來之前,這些虎蹲炮正在試射,前方的靶子早如蜂窩一般,標靶之後,更是滿地鉛子。韓岡、王居卿他們一路緩緩行來,到了此時,還能感覺到之前炮火留下的余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