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第2/2頁)

種諤點了點頭,又道:“不過王厚已經帶人追過去了。”

章惇當即問道:“王厚去了保慈宮,宣德門那邊呢?”

“有李信在。左掖門、右掖門都給神機軍封了。”種諤回道,“還有……”

韓絳道:“也不要那麽緊張了。太後只是外感風寒,需要將養幾日。皇城城門照常開放。只是在太後痊愈前,需要加緊守衛。年節後,宮中當值人員,各加半月俸祿。”

“相公放心!”種諤大聲保證。

“相公們都請低聲點!”一個老婦的聲音在內殿門口響起,“太後正安歇!”

回頭看時,天子身邊照料起居的老宮人國婆婆不知何時走出來了,沖著文武兩班的首腦不滿地說道。

被一個老婆子呵斥,宰輔們都沒有脾氣可發。

王安石遙搖頭,“我等先出去。”

王安石領頭,宰輔們一個個灰溜溜地從慈壽宮中出來了。

王安石和韓絳回頭吩咐王中正和種諤,韓岡叫來了童貫,“好生伺候太後,有什麽事,立刻來報!”

童貫用力地點頭。

韓岡雖然當著同僚的面這麽說,可以童貫的聰明,當然知道私下裏再通個消息。

童貫日前方從耽羅島回來,不過現在叫丹羅州了。

耽羅國在高麗覆亡之後,就哭著鬧著要做宋臣。等到日本國滅,朝廷便允許他獻圖內附。太後親賜名為丹羅州,為登州轄下的羈縻州。

其實本來韓岡想過給耽羅島使用後世的名字,可如今的濟州是在京東東路,早給搶注了。高麗人的拿來主義是有傳統的,此時高麗要郡,揚州、海州、廣州之類的地名直接抄襲中國,後世抄個濟州的名字也沒什麽,但大宋這邊,總不能給自家的地盤起個會打架的名字。

想借用了海外三仙山的傳說。蓬萊、方丈、瀛洲,其中方丈不適合為名,蓬萊則是蓬州、萊州都已有主了,就是瀛洲,河北那邊也有一個。

最後還是幹脆了當的一個丹羅州,只是稍稍改了文字。

丹羅州成了大宋的領土,而高麗的流亡朝廷還在島上吃著救濟。越來越多的流亡者渡海南下,投入到這個小朝廷之下。

而高麗小朝廷在耽羅國內附之後,曾希望朝廷將這座島嶼賜給他們,為此,太後曾下詔嚴責。

為了讓這些逃亡者能夠回到半島上去,給遼人添些麻煩。朝廷除了每年給他們三千石糧食,剩下的都是軍營中替換下來的武器。

想要不餓死,就回半島上去學遼人強奪口糧。

至於曾經的耽羅國星主,半年前曾上京一次,朝廷賜錢賜物,賜田賜宅,把他當做千金馬骨來伺候。甚至給了一個平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

在這些變化中,童貫起了很大的作用。

韓岡吩咐了童貫,那邊王安石和韓絳又討論了一下,打算將宿衛的位置設在福寧殿偏殿。

外臣不便去太後宮中,但天子寢宮還是沒問題的,守在距離太後寢殿最近的一處殿宇,又是宮城後半的中心,有什麽變亂逃不過宿直宮中的宰輔們的眼睛。

韓岡對此沒有異議。

整件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

方興腳步匆匆。

年節前夜的京城,本該比前兩日安靜了許多。

但今天的市井之中,卻亂得像是開場前後的賽馬場。

太後發病的消息,根本就沒能隱藏,隨著朝會的結束,立刻散布到了城中每一個角落。

“軍器監和鑄幣局那邊都開始披甲了。”路邊有人提高了音量。

方興腳步慢了一點,耳朵則豎了起來。

京城中誰人不知道,軍器監和鑄幣局這兩處都是朝廷裏面至關緊要的衙門,各有一軍守衛。

兩軍總數近五千人,也是隨時可以調出來鎮壓城中的兵力。

更是牢牢掌握在政事堂某人的手中。

“哪有披甲,胡說八道。俺是剛從那邊過來的。不過比平時嚴了幾分。倒是街面上皇城司的人多了。”

“皇城司還好,宣德樓上,火炮都推出來了。站在城門口往裏面看看,那幾門大將軍都正對著門洞口。”

“有小李將軍鎮守,還有哪個賊人敢起異心?”

“是小李將軍加火炮。”

街口處的議論讓方興沒了興趣,腳步快起來時卻又搖起了頭。

京城中,韓岡能夠控制的軍隊是不是太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