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蒼(中)

“汝霖,你怎麽看?”

韓岡很看重宗澤,這是朝中共知。就是楊從先向韓岡稟報公務的時候,宗澤也被韓岡留下來,在旁旁聽。

宗澤剛剛送了楊從先回來,想了一想,道:“楊總管想必是明白了相公的心意。”

“什麽心意?”

“港口。”宗澤言簡意賅。

韓岡擡了擡手,示意宗澤繼續。

“高麗、日本,還有遼東,北海之上,諸多港口可供選擇。一旦朝廷意欲平遼,水師便能泛海而攻。可沒有相公支持,楊從先到時候何從立功?”

“話是這麽說,可水師從來沒打過像樣的一仗,讓人難放心。”

“遼國攻占了高麗、日本,需要防備的港口一下多了許多。只要挑軟柿子捏,遼軍如何防得住?”

韓岡點了點頭。

楊從先口口聲聲說想打下哪個港口就能打下哪個港口,就是想在韓岡面前先討個好。他是章惇所提拔起來的,身上也有新黨的烙印,盡管之前在韓岡面前也算是很被看重,但楊從先就算是武人,也知道什麽叫做黨同伐異。現在在韓岡面前多說幾句,日後攻遼,也能夠避免來自政事堂方面的阻撓。像他這樣的武將,想要立功於外,沒有一個好後台、沒有一個好人緣,根本就立不了功。

不過楊從先的想法,不是韓岡讓宗澤琢磨的重點。

他起身,親手拿出一幅地圖來,讓宗澤張掛起來。

天下九州輿圖。

輿圖上不僅僅有大宋諸路,還有四方諸國。北有遼國五京,東有日本高麗,西面已出蔥嶺,而南方,南洋周邊小國盡在圖上。

但這不是唯一的地圖。在這一幅地圖之下,還有一幅圖,韓岡同樣讓宗澤張掛起來。

遼國五京輿圖。

韓岡退後幾步,指著地圖,問宗澤,“若朝廷攻遼,以汝霖之見,水師當先攻何處。”

宗澤擡眼看著地圖:“興城,覺華島。遼西走廊。”

興城、覺華島,遼西走廊上的外島。數百年後,抵禦北方漁獵民族大軍南下的戰略要地之一。而走廊之名,出自韓岡之後。先是河西走廊,繼而遼西走廊。

“為何不是日本、高麗?”

“水師之用,不在克敵制勝,而是兵脅敵國軟肋。”宗澤斬釘截鐵,“日本遠在海外,三五艘巡洋艦便能將日本封鎖在外。而高麗雖為遼國據有,但人心不附,朝廷當真要攻遼,可讓高麗國王自耽羅渡海復國,吸引當地遼軍南下,不需要官軍直接攻占。而且這兩處,離遼國本土太遠,遠隔山河大海。若要讓遼人在河北河東不敢用上全力,只有用水師迅速地拿下遼東,進可攻打遼陽,退則穩守蘇州,直接威脅遼國的腹心之地。遼軍雖眾,可一旦分兵遼東,用兵可就捉襟見肘起來。”

韓岡聽著,連連點頭。這些話,聽起來簡單,說起來就不簡單了。這個時代,對遼國地理和海軍應用,同時有著一定認識的人,可並不多。宗澤的見識,可以說是很難得了。

眼界的高低,能夠影響日後成就的高下,楊從先雖不是什麽名將,但他至少知道如何應用水軍。這也是韓岡為什麽看重他的緣故。韓岡希望他能夠給初創的水師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以便未來的發展。

“就是不知道樞密院那邊到時候會怎麽使用水師了。”

“可不要小瞧章子厚。”

“宗澤不敢。”宗澤連忙說道。

“我曾經與章子厚商議過,攻遼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的騎兵。”韓岡拿過自己的茶盞,喝了一口,道,“騎兵,離合之兵。想要取勝,就必須讓其在我方選定的戰場上進行決戰,抵消聚散自如的優勢。”

宗澤皺眉沉吟:“興城海島,無法吸引遼國騎兵。”

“興城也很合適。不過以水師的實力,沒必要局限在區區幾處。”

宗澤回頭看了看地圖,問:“還有蘇州?”

遼國有很多地方的名字是直接抄襲大宋,比如益州、銀州、辰州、武昌等地名,都是在東京道上。而遼國的蘇州,就是後世的大連。遼東半島的尖端。

“汝霖,好好想想,這可是舉國之戰!”

宗澤考慮一下,點頭道:“……宗澤明白了!”

攻西夏是六路齊發,若是攻遼,河北就要分東西兩路,河東同樣會自代州、神武軍和勝州一起出兵。北海水師並不是一支獨立的力量,盡管海陸有別,坐擁多艘火力無與倫比的炮艦,但也要配合陸上進兵的方略,而不是一家的單打獨鬥。

韓岡的問題就是一個陷阱,不管回答攻打那一處都不是完美的回答。

“樞密院那邊也很重視水師,而且同樣的是想利用水師克制遼人。”韓岡對宗澤說道:“如果在前兩年,與遼人打起來的話,就準備按照汝霖你所說的,去把覺華島占下來。斷絕遼西走廊,兵脅東京、南京兩道!汝霖,你說說,要是這麽做了,遼人會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