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眾(五)(第2/2頁)

宗澤自然知道韓岡的顧慮,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之前宗澤就處理過一樁破壞鐵路運行的案子,管城縣一名被官府強用換了三畝田的田主,砍了一棵樹拖到了軌道上,因為駕車的車夫及時發現,避免了脫軌的慘劇。事後,犯人很快被抓住,管城縣以沒有造成實際損傷為由,將之杖責後開釋。但沈括對此極為不滿,指責管城縣沮壞國事,縱容犯法。

軌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故而朝廷對涉及軌道的案子,一向是用重法,不論是不是屬於重法地。偷竊枕木、鐵軌的案子每年都有,抓到之後,情節即使再輕,也是流放西域、嶺南的結果。

因為這件案子的爭議,沈括與管城縣打起了筆墨官司,中書這邊也被煩得不行。

韓岡將這件事丟給宗澤處置,宗澤力排眾議,將田主全家流放到代州,那裏有田主交換得來的田地。私下裏,宗澤是如何與那一家人交流的,沒人知道,但韓岡事後從另一個渠道得知,那家人私下裏對宗澤千恩萬謝,視其恩同再造。

宗澤很善於與人打交道,即便有巨大的身份差距,依然能夠與人順利地交流。達官顯貴、販夫走卒,宗澤居其間都能交到朋友。也難怪另一個時代,領兵抗金的宗澤能聚攏那麽多豪傑,而等到他去世後,豪傑便紛紛散去,接手的杜充就只會掘黃河。

“宗澤必不負相公所望!”宗澤一番保證後,又遲疑地說道:“但今日之事觀之,軌道既然是要與民爭地,那麽只要還要修軌道,爭議將永難休止。今日只有一條京洛,他日隨著軌道遍及天下,又會有多少異聲雜論?太後如今已經猶疑不定,遣王中正出京體量,日後又當如何?”

韓岡點頭,坦然道:“這事我也在琢磨著,汝霖你若有什麽想法,不妨也說來聽聽。”

宗澤對解決目前的問題信心十足,韓岡也對他信心十足。但即使一時能夠解決燃眉之急,也解決不了日後的問題。韓岡也迫切希望自己能夠耳根清凈,鐵路方面的大小事務,能夠有所依歸。

宗澤擡眼正視:“以宗澤的一點淺見,不如專設一個鐵路軌道的管理衙門,專門應對一應的大小事務。”

“現在不是已經有了發運司嗎?”

“那是管綱運的,民運管得太少。”宗澤道:“各個發運司,主要都是以水道為主,駕船入水便能運貨運人,難以管轄。而鐵路上的車輛都是有數的,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管制起來就簡單太多。”

“那也只是再多幾個發運司罷了。”

“鐵路相互連通,又要動員,運輸。設一總理衙門,將天下軌道都管理起來。”

“對。而且鐵路軌道的修築,都需要有所專長者來主持。甚至鐵軌的鑄煉,也不同於其他鐵器,非大工、熟手不能造。在情在理,也應該專設一個衙門,來統一管理。”

“有理。”韓岡滿意地點頭,笑道,“這件事,我已經猶豫了很久,想不到還是汝霖你來為我解惑。”

“相公手中事務千頭萬緒,一時難以垂顧,但沈端明專責於此,理應建言相公才是。”

換做是別人來說,就是在韓岡面前給沈括上眼藥。但宗澤的性子,韓岡也知道,有話直說罷了。

韓岡當然看得清楚:“他是身在嫌疑之地,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雖然在後世,有學校,有武裝,有公檢法,幾乎自成一國的鐵路系統為人詬病,但這樣的組織結構,卻是十分契合現如今的形勢。設立類似於鐵道部的機構,按照地域劃分鐵路局,囊括司法、教育、軍事等機構,這樣的一個衙門,才能解決鐵路發展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這麽一個龐然大物,不是宰輔級別的官員沒資格來掌管。

成立這麽一個鐵路總理衙門,職權又如此巨大,有誰敢出頭提議的?韓岡不方便,沈括所在的那個位置合適說,但他這個人不方便說,直到宗澤這個還算有一點身份的官員出面來。

這個提議,韓岡已經等了有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