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眾(八)(第2/2頁)

盡管少了危險,但距離戰線未免太遠了,讓趙隆很不習慣。

面對趙隆的請求,黃裳堅定地搖頭,“子漸你是當世名將,坐鎮於此,便是一軍之膽,千金之軀如何可以立於危墻之下?”

“末將知道了。”趙隆變得沒精打采。

看見趙隆的模樣,黃裳無奈地笑了笑,又問:“子漸,還有何事?”

在黃裳想來,趙隆總不會沒事就來逛自己的大帳。

趙隆立刻道:“方蕃的首領不聽號令,強搶了南廣部的俘虜。”

不出意料,黃裳想著,“依軍中律,當如何處置?”

趙隆斬釘截鐵:“論律當斬。”

“斬首嗎?”黃裳想了一下,問:“熊總管怎麽說?”

趙隆道:“末將先到總管這邊來了,熊公正病著,這點小事也不好打擾,等過兩日病好了再說。”他湊近了一點,低聲道:“總管覺得該怎麽處置,還請吩咐。”

“聽說過遼國的那位偽帝怎麽處置原來的忠臣的嗎?”黃裳冷笑著。

這不是最簡單的手法,但絕對是最有效的。有了那最知名的先例在,沒有不仿效的道理。

趙隆恍然大悟。

不過趙隆沒興趣去送那個蠢貨一程,只是命令讓各家夷兵的首領去“觀禮”。

在帳中,能聽見外面的動靜。

黃裳終於讓人端出茶來了,與趙隆對飲,等待著外面的回報。

帳外的營地先是一片喧鬧,但很快便被壓下去了。時間稍稍過去一點,就有了一擊並不算響亮的轟鳴聲。炮聲過後,便是死一般的寂靜。所有的喧嘩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待一名小校趕來報信的時候,趙隆嘆道:“才運到沒兩天,大發利市就在自己人身上。”

黃裳笑道:“山林中,野戰炮當然無法與虎蹲炮相比。”

跟隨神機營南下的火炮,幾乎都是虎蹲炮。

盡管威力遠遠不能與“炮”這個字相配,但足以橫掃任何敢於沖擊到炮口前的敵人。

四門炮就能做到連環發射,再配上一個都的神臂弓手,千余名蠻兵只有被打得狼奔豕突的份。

隨行在側的西南夷大軍,甚至不需要保證道路的安全,只要防止官軍被敵人突襲,就能保證一場戰鬥的勝利。

一座座位於山林中的寨子被火藥破開,那些過於深入山野的寨子被放過了,但只要是靠近道路的村寨——這意味著財富和人口——都成了戰利品。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戰線的推移,盤桓在山路中的戰火,已經燒到了群山深處的盆地邊緣。

蒼山在望,洱海在望。

黃裳步出大帳,望著南方的群山:“就快了。”

跟隨在黃裳身後出帳,趙隆也道,“是的,就快了。”

看了一陣山勢,黃裳低下頭來,一群蠻夷的首領蒼白著臉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起來吧,只要爾等聽從號令,何必擔心受罰?”

打發了這群畏威而不懷德的蠻夷,黃裳回到了帳中。

翻著上上個月的《自然》,有關生物分類的論文,一如既往地占了很大一部分篇幅,黃裳不是很感興趣,草草地翻過去。

但有一篇論文他覺得很有意思,通過年輪來確定樹木的年齡,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通過年輪的粗細來考訂氣溫的變化,這就是這篇論文中特別的地方。論文的作者,在一株千年古樹的殘根上,發現唐時和現今的氣溫有著不小的區別。通過對比歷史,發現北方蠻夷的興起和衰落,漢唐末年的頻頻災害,都與氣溫有著無法切割的聯系。

看過這篇論文後,黃裳已經決定回去翻翻史書,這個角度來解讀歷史,實在是要人拍案叫絕。

除此之外,還有一份是有關新式測繪儀器的,能夠更簡單去測量遠處一個標志物的高低和距離,這樣一來,制作地圖也能更加精確了。黃裳打算確認效果之後,向朝廷請求遣人來此繪制地圖。

黃裳慢慢地翻看著,期刊精美的印刷水平,已經遠遠超越了最早的那幾期的印本。

一切變化都是在格物致知的名下產生。

包括眼下這勢如破竹的勝利,也包括手中這薄薄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