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2/3頁)

“有這九年研習經典,就能倒背如流了。再有兩三年遊學,解試也不為難事。若是有個夙慧,進士都能拿到手了。”

“考上進士的,世間能有多少人?”

讓徐璣自己來看,還是韓岡的方法更好一點。

許多士人之所以每每飲恨科場,不是才智不足,都是根基上沒紮牢,若是從小能打好基礎,不說進士,普通點的諸科不會有多少難度,那可是韓岡特意留給自己門徒的自留地。

早前從關西傳來消息說,韓岡在關西試行三年蒙學、三年小學、三年中學的新學制,如果實證有效,便會如蒙學制度一樣,推廣到全國。

三年蒙學的教科書,都是韓岡這位大儒帶領氣學門生精心編訂,又在關西推行有年。

課程安排得十分嚴密,更是面面俱到。一年三學期,年假、暑假、春假。每個學期多少課時都寫得分明。語文、算術、自然、地理、體育、歷史,占滿了除節假日外,所有的白天時間。

課本上分綱列目,哪一章講幾節課,又該布置多少習題,最後如何考核,什麽樣的成績才能算是合格,都詳細地編列出來。

對於平民百姓們來說,他們家的孩子在蒙學中三年出師,認識千字,又通數算,天文地理自然博物的東西也裝了一肚子,連算盤都能打得噼啪響,身體更是在體育課上練過了。做什麽都可以,哪家店鋪不喜歡這樣的夥計?能識文斷字,與人議親也多了一份能說到的地方。

而對於士大夫們來說,見識廣博從來不是壞事,三年蒙學培養出來的學習習慣,比起私塾、家學、族學裏那種一個老師拿著戒尺灌輸,也要強出很多。

這樣的教學體系,徐璣此前聞所未聞。而成果,只看關西的讀書人一下多了幾倍,就知道有多大的好處。福建因為印書坊多如牛毛,書價賤如草紙,所以有了這麽多的福建進士,而關西,西夏滅亡後百姓自此安居,又有宰相精心栽培,數十年後,進士、諸科中的中科之人,又會有多少出自關西?

因為關於宰相的議論讓人心悸,又扯了幾句閑話,三人各自散去。

但太醫局中,類似的閑聊卻十分常見。

或是如今天一般東拉西扯的爭論,或是簡短的一兩句話,京師裏的大人物的身體情況,各個翰林醫官心中都能有點譜。

雖然大人物們都有自己用慣了的醫官,可哪天有個意外,突然被拉上陣,不用單靠不一定靠譜的病歷,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唱歪了調。

而更多的,還有那些家長裏短。說到消息靈通,禦醫們可也不輸他人。

公廳中安靜了下來,雷簡又翻起眼前的公文。身為太醫局正,除了治療任務之外,還意味著要處理局中的政務,相對於其他醫術高明的醫官,雷簡的工作就多是這些日常政務了。

江寧發來的急件剛剛送到他手中,楚國公王安石的病情總算是穩定下來了,連夜趕去江寧的宰相家的妻兒也總算不是去見上最後一面。但一些成藥需要太醫局這邊支應,所以發了文過來。

第一次中風,只要救治得及時一點,一般不用擔心性命安危。

王安石身邊就有兩名翰林醫官,一內科、一外科,帶著出自京師的全套人馬,在江寧設了一座醫院。醫院就開在半山園旁,金陵書院之側。

那位擔任院長的內科醫官,手下的醫師和醫學生們,除了日常門診,以王安石這位元老為首的江寧官員,就是他們關注的重點。而王安石本人,更是有這位翰林醫官親自負責。

所以王安石一發病,立刻就得到了最好的救治。

命保住了,行動有些困難,說話也含糊了一些,不過意識很清醒,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保住了王安石,江寧醫院上下必然會受到褒獎,但中風這病症,一次比一次兇險,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提筆批復了這份申請,雷簡心想,不知那一位現在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韓岡這時候正安心地舒了一口氣。

早幾天,在自家妻兒還沒抵達江寧的時候,他就從信報中得到了王安石病情平穩的消息,而現在,確認了王安石脫離危險期,更是讓他徹底安心了下來。

在學術上雖是敵人,可韓岡也從不會希望王安石有什麽不測,倒是一直希望他能長命百歲來著。

自家的年紀也不小了,再過三十年,自己也多半會步此後塵。韓岡想著。

洛陽的那位文相公,八十多歲還鶴發童顏、行動如風。年初進京來,在朝堂上聲如洪鐘,讓太後都羨慕不已。看他的模樣,說不定真能活到一百歲。

文彥博以耄耋之年,還能如此精神,韓岡看了也只能表示羨慕,而王安石突然發病,則讓韓岡想起了先帝趙頊,讓他再一次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