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骎骎載驟探寒溫(四)(第2/2頁)

火器還沒有在南方軍中普及,弓弩依然是軍中校演的重點。

景誠的箭術放在北方軍中或許只是不錯,但在南方,卻已經是神乎其技了。

一名年輕的士兵興奮得漲紅了臉,振臂高呼:“通判威武!”

一名老卒眼神中充滿了敬慕:“通判威武!”

一名跟著長官上城的小吏揮舞起細弱的臂膀,尖聲高叫:“通判威武!”

幾名親兵相互交換了眼色,長槍開始一下一下地杵著地面,極富韻律地應和起來,“通判威武!皇宋萬勝!”

南門城頭上的士兵,一個一個加入進來,開始杵動他們的長槍,開始揮動起他們的臂膀,“通判威武!皇宋完勝!”

上百條長槍齊齊起落,他們心潮澎湃,他們意志如鋼,“通判威武!皇宋完勝!”

咚咚的跺地聲中,城頭上,越來越多的士兵加入到呼喊的行列。從南門城頭,沿著城墻,向東西兩側延伸過去:

“通判威武!!皇宋完勝!!”

“通判威武!!!皇宋完勝!!!”

片刻之後,已是全城齊呼。景誠方才炫耀的箭術遍傳城中,雖然賊人尚在,城中的士氣已經截然不同。

宗澤暗暗一嘆。

若是有三百精兵,借著方才的一股銳氣,就能殺出城去。城外的烏合之眾,乍聞城中高呼,必然心懷猶疑,決然抵擋不了此時的襲擊。

只可惜,城中守軍亦是烏合之眾,多少人連神臂弓都拉不動,上弦的機器不僅數量稀少,還都是壞的。

“五郎。”親兵中最老成的一位悄然走上來,附在景誠耳邊說了一通話。

宗澤見狀,避嫌地讓出了幾步。

就見景誠的眉頭越皺越緊,最後對那親兵問道,“可有把握?”

親兵低聲道:“六七成總是有的。實在不行,也能退回來,不怕賊人追。”

猶豫了半刻,景誠眉頭舒展開,點了頭,“也罷,就這麽辦吧。”

讓親兵下去準備,景誠走回到宗澤身邊。

宗澤輕聲問,“何事?”

“我打算命人出城去沖一沖。明教妖賊剛剛起事,人心尚未歸附,城外賊眾心中定然不穩,若猝然受襲,必然大亂。”

“可有把握?”

“我那幾位家丁,幾乎都是跟著先祖、先父和先叔父上過陣的,無不是弓馬嫻熟,武藝出眾,把握不可能十足,但七八成還是有的。”

宗澤略一思忖,便拱手一禮,“既如此,小弟便祝兄長旗開得勝。”

得了宗澤首肯,景誠隨即召集城中眾官,將計劃和盤托出。

方才景誠引弓殺人,著實將底下的一眾官吏給鎮住了。現在他說要派兵出去沖殺一番,竟然沒有一人出來反對,絕大多數都表示贊成。

在這個節骨眼上,本就沒人還能顧著爭權奪利,景誠這位將門世家出身的通判,此時又表現出了過人的武藝,哪個不把希望放在他身上?生殺予奪的指揮大權順利地給景誠拿到了手中。

宗澤本來還打算用自己的欽差身份來幫景誠一把,現在既然不用他多事,宗澤便退避一旁,看著景誠指派。

就在城樓上,景誠將任務一一分派下去。

半個時辰之後,百名應募而來的敢死之士,業已穿戴整齊,由景誠的八位家丁領著,排列在城門後的小廣場上。

這些勇士一個個身上都披掛了鐵甲,外面還套了一件甲衣,用來防止胸甲上的反光,頭盔上的盔纓則換成了一簇筆挺的白鵝毛,用來識別身份。

景誠一身鐵甲,手扶腰間長劍,筆直地挺立於他們面前。

在景誠身側,是整整一箱新出的銀錢,又用牛拉了整整一車絹帛。加起來近萬貫,全是從城中大戶手中募捐出來的犒賞。

宗澤立於城頭,向下俯望。

只看見景誠不知說了什麽,百名勇士一起高呼了起來。又見景誠捧著酒壇上前,親自給每一人都斟上了一碗烈酒。

不愧是名將世家。宗澤不禁嘆息。

相隔百步,當上百人同時飲下烈酒,摔碎酒碗的時候,宗澤猶能感覺到在那裏,士氣沸騰,戰意如火如荼。

東門城墻處猛然燈火盡滅,片刻後方才又亮起,而那隊勇士,則悄悄地從南面城上陲了下去。

景誠回到城頭上,走到宗澤身邊,一言不發,靜靜地望著城外。

宗澤也沒了說話的興致,一同望向星火滿點的夜色中。

寂靜中,平靜的夜幕忽地起了一片漣漪,星星點點的火光忽然間在邊角處黑了一片,然後喊殺聲便傳上了城頭。

一支支火炬落地,一叢叢篝火熄滅,區區百人的隊伍,在城外的賊軍中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

景誠回頭城內,千余士兵已經在城門後列隊等候。雖說此輩多不堪用,但借著勝勢,趕敵軍,已經綽綽有余。

景誠舉起掌中長劍,奮聲高喝,“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