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2/3頁)

就是這樣,種諤也是幾次以升遷為名被調入京師任職,種誼、種詁同樣都在外路任官,種詁便是病故在河北任上,種誼現在也是在代州養病。

不過任何時候,三種之中,至少都有一人任職關西,以維系種家對西軍的影響力。

如今失卻了作為核心的種諤、種詁,種誼又重病纏身,種家對西軍的掌握,肯定會跌落不少。

“還有種建中在,種樸、種師中亦是幹才。”章惇輕輕拍了下放茶的小幾,“種諤的子侄中不缺人才。”

林希很敏銳地從章惇的話中發現了一絲絲不滿之情。

種樸現如今正權發遣會州知州。雖非緊要去處,卻也是駐有重兵。種師中則是通判延州。

至於種建中,如今韓岡大力拔擢諸科之人,他本就是明法科出身,又有同窗之誼,早就飛黃騰達,在河東做了提刑使。

韓岡對種家那真是信之用之,把西軍中這一將門世家牢牢地攏在手中。

從韓岡對種家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這是牢牢把持軍權,不打算松手。在章惇眼裏,自然是個危險的信號。

“不過種諤身故,韓三就再也沒辦法把他往密院裏塞了,三衙中也就又多了一個空缺。”林希笑道。

韓岡本來就是打算讓種諤進密院的。

在郭逵準備辭位的時候,韓岡曾經表態過,樞密院中應當保留一個武將的位置。但當時章惇表示反對,其他宰輔也不支持,韓岡也沒有再堅持。

不過對於那件事,林希覺得,章惇肯定是對韓岡有所不滿的。

“種諤不死,邊事不止。這是熙寧時候朝堂上說的,幸虧平夏後壓了他這幾年,不然他早就在計較著去攻遼人了。”林希又說道。

章惇的臉色陰沉了一點。僅僅是眼角眉梢的細微變化,卻立刻讓車中的氣氛為之大變。

雖然跟林希說話,就像是對著鏡子自言自語,不管怎麽轉折變化,他都能一一映照出來。但有的時候,這種映照,還是很讓人不舒服。

“平遼是先帝夙願,亦是吾畢生之念。”章惇的聲音,低沉緩慢,像是在強調,又像是在警告。

章惇話語中的不快,林希恍若未覺,他語氣激揚了起來,“北虜據有燕雲百有余年矣,仁人志士為之切齒亦久矣。列祖列宗無不系念此漢家故地。相公有心平定北虜,混一華夏,實乃天下之幸。”

章惇神色淡淡,只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林希垂下頭去,眼中閃過了一抹羞憤之色。

章惇卻沒有注意他的反應,種諤之死給朝堂帶來的變化,雖不能與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朝廷變制相比,但也像一塊砸進水塘中的巨石,帶來不小的波瀾。

少了一個種諤,恐怕在許多人看來,韓岡的勢力會打上一個大大的折扣。

韓岡會怎麽應對?

……

“種五還是沒能熬過去。”韓岡沉沉地為故人嘆了一口氣。

比起章惇,韓岡對種諤的情況了解更多。

種諤的病情,韓岡一直都有在關注。派去的禦醫都是他的人,大部分消息到他這邊就斷下來了。

自從七天前得知種諤病情飛速惡化,韓岡已經不抱什麽希望。

或者說,在去年冬天,種諤病情確診之後,韓岡就已經不抱希望了。

王厚眉眼沉重:“玉昆,這可不是嘆氣的時候。”

“怎麽了?”韓岡像是什麽都不知道一般地問。

“理當有所應對!”

“追贈、謚號都不會少了他。比起三種,種建中幾兄弟還更好打交道。”

“我知玉昆你早有準備,可章相公那邊會怎麽想?”

韓岡與章惇攜手一眾宰輔,對於朝堂內部的一幹肥肉早就瓜分完畢,而分肥的比例,則來自各人的實力。

韓岡能在其中占據最為肥美的一塊,不僅僅是因為太後和蘇頌,更多的還是他對軍隊的影響力,而種諤,就是公認的、屬於韓岡影響力的一部分。

“說好的,不會變。”韓岡道。

王厚失聲叫道:“你就那麽相信章七?!”

“當然。”韓岡點頭,章惇很清楚自己的實力,不會犯傻,“不過處道你也可以放心,我也有未雨綢繆。”

當初韓岡壓根就沒拿種諤與章惇做交換。

真正要考慮的,是原本準備投向韓岡的一批人,會不會因為韓岡的勢力頓挫,而遠離韓岡。

這麽多年,除了欺壓武將時還能記得,平時沒多少人還會注意到武將的力量。

“算了。擔心你是白擔心。”王厚盯著韓岡,見韓岡始終不為所動,終是敗了陣一般地喪氣道,“接替種諤的會是誰?”

“三衙裏面有兩個缺,你說會是誰?”

“一個肯定是王舜臣。另一個是誰?”

“王景聖自是少不了他,另一個是向家人。”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