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2/3頁)

章回沉思著,直到自己下榻的院落,方才清醒過來。

他問著身邊的同伴,“李九,你下午還有事?”

“我打算去看一下西十三館的展覽。”

章回翻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小冊子,有了印象,“河東軍醫院的?!聽說很嚇人。”

河東來的醫官和醫學生在民間都是鼎鼎大名。天下間最好的外科,但也是解剖活人死人的恐怖故事的主角。

但在章回這等自然學會的成員而言,他們是《自然》醫學部論文的主力,人體的器官被他們像拆卸機器的零件一樣,一件件地拆了出來,再一件件確認其功用。

過去,世人只知道有五臟六腑,對於這些臟腑的作用,頗多臆測。而經過河東軍醫院的醫官們的努力,已經逐漸正本清源。

可不管怎麽說,這次大會,將人體骨骼標本,還有五臟六腑的標本帶來作展示,章回還是有些心中發毛。

李膺毫不在意,“骨頭長在自己的身體裏,只是隔了一層皮肉,有什麽好怕的?要不要一起去。”他邀請章回。

章回想了想,搖頭,“我想試試鹽水電解能有什麽效果。這裏應該有實驗裝置的,實在不行,現造也來得及。”

“那好吧。”李膺沒有多說,一笑而過。

這裏的有趣的東西太多了,一刻也耽擱不得時間。

章回回到房中,開始設計自己的實驗。

已經住下來兩天了。

對這裏的環境,章回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無論衣食住行,都安排得比想象中還要好。

更重要的是,前後左右,皆是追求自然真理的同道。

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章回跟鴻儒談不了什麽,在鄉裏的時候,志趣相投的同伴也沒有多少。

但他在這裏的鄰居,他的同伴,一切舊雨新知,皆用心於格物致知。

說起天文,不會扯太歲入三垣,天下大亂雲雲,而是會說土星環,會說月球的環形山,會說太陽黑子,會討論怎麽更好地磨制望遠鏡的鏡片。

說起地理,不會說後山山坳好風水,能出貴人,而是會說黃河的泥沙沉積,會說緯度的,會討論發起一次前往南半球的探險行動。

說到化學,沒人會對硫酸溶解鐵片大驚小怪,說到物理,沒人會說不清杆秤的原理。

對章回來說,這裏簡直是天堂。

到了京師兩天來,他都沒想起去逛一逛鼎鼎有名的七十二家正店,去看一看樊樓春色,去瞧一瞧州橋。

哪有那個空閑時間。

沒看到嗎?所有來參加這一次大會的成員,全都在一個個展館,一場場發表會,一次次討論中,將東京的富麗繁華拋到了腦後。

盡管他們上京來的時候,都被家裏老幼,鄉裏親朋,委托了各種各樣的購買任務,也有很多人,在坐上列車後,還想著在開會之余,好生逛一逛東京城,現在都沒空想那些事了。

雖然沒能與幾位兗州的同鄉住在一起——本來章回與他們約好一起出發,連票也買好了,只是因為家中突然有事,不得不推遲了幾天——不過這也讓他認識了衛樸和李膺。

李膺雖是富貴出身,卻沒富戶子弟的驕氣,與章回意氣相投。而衛樸是樞密沈括的老友,雖然還是白身,可在平章面前也能說得上話。

李膺擅長數學,所以這兩日也拉著章回向衛樸請教過。雖沒有攀附之心,但能通過衛樸,結識蘇平章,韓相公,沈樞密這些他所崇拜的對象,章回也不免心情躍動。

不過……章回忽然發現。

列屬學會的三位宰輔和四位議政之中,也只有宰相韓岡還沒來過。

聽說他正忙碌於大議會的籌備會,也不知什麽時候能騰出空來。

不過作為處置天下大政的宰相,忙碌也是理所當然。

……

“玉昆,你不忙嘛。”

韓岡正閉目養神,聽到章惇的聲音,不得不睜開眼睛。

“子厚兄,不知何事?”

“呂吉甫有件事,不知玉昆你聽說了沒有?”

“什麽事?”

章惇好似中年婦女一般,說著他人家的八卦,或許有些幸災樂禍的成分在,“余中跟呂惠卿家的女兒和離了。”

韓岡眨了眨眼睛,“是嗎?”

余中是韓岡那一科的狀元郎,不過人品為韓岡所不取。也不是說他有多差勁,只是不是一路人罷了。

自高中狀元之後,余中便娶呂惠卿的女兒。

說起來,熙寧六年的時候,呂惠卿雖然還未至高位,卻早已是炙手可熱的新黨核心。投資到他身上,在當時許多人眼裏,是一樁一本萬利的好買賣,要不是余中是狀元出身,還得不到這個機會。

可惜的是,呂惠卿風光不過數載,尤其是向後秉政之後,呂惠卿再無出頭的機會,一直被宰輔們死死壓在京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