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2/2頁)

議定的是新法度的名稱,草案上寫的是憲誥,而論述時,韓岡又說成是憲法。這就造成一點思想上的混亂。

誥,是天子之諭,而大議會偏偏要拋掉皇帝的影響,議員們的權力來自於天下士大夫,而不是皇帝,大議會不是出自天子之意,更不想名不正言不順,只為這一點,憲誥上的誥字就不能用。而憲法這個詞說來也不對,法術勢也好,變法也好,法之一字,不是日後法律的意思。

所以這一輪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只有一件事定了下來——就是之前的憲誥之名被否決,日後變法後的根本大法,被韓岡拍板定為大憲章。

第三輪,倒是好些了,有了經驗,地方上又討論了兩年,一個月的會期之後,絕大多數的議題都決定了,可是在選舉法上,還是無功而返。

現在,已經是第四輪了。

“相公,能不能再說明白一點。”

還是有人想再明確一點,畢竟這一次次的否決,給議政們帶來的回憶也並不好。

“其實府州軍監本有高下,強求一致並不可行。但如果一個代表也沒有,那朝廷怎麽聽到這一軍州的聲音?”韓岡道,“無論府州軍監,都有資格在擁有自己的一張選票——當然,羈縻州肯定是不算的——而一張之外,其余的選票,該怎麽分派,就是要議定的,也是到現在為止,最該議定而沒有議定的。”

“不過大議會千百議員中,開封府肯定是要分去一大份。”章惇忽然插話道,“官多人多,大戶也多,名額少了,與東京城也不相配。”

韓岡沒有因為說話被打斷而怏怏不快,配合章惇,“子厚相公說得沒錯。整個大宋,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叫做開封府,另一個,叫做其他。”

一群中老年的男子呵呵笑了起來。

這是不消多說的。不論是從政治地位,還是從戶口人丁,開封府都是全國頂尖的。即是日後議員名額分配看著不公平,也是讓人說不出話來的不公平。

以天下奉一城。開封府的富麗繁華,豈是其他地區可比?

開封就是建立在天下財賦盡輸送於京師的基礎上的。

一條汴水,只是單純的維護,自開國以來,就是朝廷在營造方面最大的一份開支。如今鐵路總局的開支中,編列在開封鐵路局下面支出,也是七大一級鐵路局中最多的一份。

因為開封是大宋的中心,是大宋的臉面,在鐵路幹線幾乎貫通全國各路的時候,更是大宋最為重要的戰略樞紐。

朝廷需要維護開封的地位,必須有所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