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2/3頁)

男子抗聲爭辯:“小人這是家傳古方。”

焦熙搖著頭,“被確證無驗的古方、偏方多了,韓相公奉旨編訂的《本草綱目》用了二十年,全天下搜集來的藥方數以萬計,一份份都驗證過,被確認無效的方子有一多半,《和劑局方》裏的藥方,都是從中挑選出來有神效的。”

“要不然怎麽用了二十年。”黃裳道。

韓岡主編的《本草綱目》比起司馬光用了十七年的《資治通鑒》都久了,而且現在還沒編好,完本之年遙遙無期。但《本草綱目》編修局出版的醫經藥典總有十幾份了,《和劑局方》是其中一部,醫學中的諸多教材,比如《人體解剖》,《內科》、《外科》、《傳染病》之類的醫書也都是編修局中所出。

如果不是為了求全責備,早就可以整合一下就交差了。世人對此,也只能贊一句韓相公治學嚴謹,《本草綱目》編修局中傳出話也說韓岡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以韓岡在醫藥上的名氣,搬出來之後什麽家傳古方都擋不住,男子哪敢再強辯,連連告饒,“知府相公明察,小人當真不是要騙人啊……”

“從韓相公創立厚生司開始。”黃裳娓娓而談,“保赤局給小兒種痘數以億計,各地醫院醫治百姓年年上百萬,和劑局更是制藥惠民,上上下下二十年辛勞才得到了天下人的信重。”

要說在京百司之中,最富的是哪個衙門,那只能是鐵路總局,軍器監和將作監都只能爭一爭第二名,但要是算名聲最好,則只有厚生司。醫院、保赤局、惠民和劑局,都是朝廷體貼百姓設立的機構,全都歸屬於厚生司門下,自然受到百姓們的愛戴。

焦熙聽得心中火熱,他這等醫官能得世人敬重,還不是因為二十年來為世人做出的無數功績。

黃裳寒下臉,聲音轉冷,“但你打著和劑局的招牌賣藥,當買下的藥物無用,世人罵起韓相公,你敢說你沒罪?假借和劑局之名就是天大的罪過!敗壞了厚生司、和劑局的名聲,更是罪無可綰!”他狠狠一揮手,“拖出去!”

男子被橫拖豎拽地弄出去了,這一回他不敢再掙紮,焦熙目送著他,回頭向黃裳鄭重一禮,“大府,下官知錯了。”

黃裳點了點頭,這焦院長也不算太笨,知道自己是在對誰說話。

“無妨,無妨,明白就好。”黃裳和聲道,“說起來現在賣這避瘟丹,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可惜這個騙子太蠢了,跑到醫院來行騙。此處病患多半家貧,真要想把丹藥賣出去,得去找那種不惜財、只惜命的富戶。”

避瘟丹一枚百文,就是賣給富貴人家,人家家裏錢多,只在乎不得病,對多花點冤枉錢並不是那麽在意。一旦家中有人得病,或許知道這是騙人的,但萬一有用呢?抓住了這個萬一,那就財源滾滾了。

可惜這個騙子全無頭腦,也不知從哪裏聽到了新生醫院的消息,竟往這醫院來推銷,黃裳似有憐憫地搖了搖頭:“利令智昏啊。”心中打定主意,等回去就找人將這件事登報,之後案件審理過程也要跟進報道,於公於私都有好處。

“罷了。”黃裳又對焦熙道,“耽擱了這麽久,還是去病房看看吧。”

……

當天稍晚的時候,黃裳已從城外的新生醫院回來,風塵仆仆地來到韓岡的面前。

韓岡親手給黃裳倒了一杯涼湯:“二聖廟那邊情況怎麽樣?”

新生醫院每天的上報,韓岡都有看,病亡人數、日常消耗之類的數據,他說不定比走馬觀花的黃裳還要清楚。不過黃裳作為一府之尊,看事情的角度肯定是要比醫院中人高上一個層面。

“這幾日,新生醫院裏病亡的病患只有十余人,大部分送進去的病人,現在病情都已經控制住了。”

韓岡笑到:“聽起來做得還不錯。”

黃裳直言道,“不過以裳觀之,焦熙是個好醫生,卻不適合當院長。”

“哦?”韓岡一瞥黃裳,“是嗎?”

黃裳點點頭,“性子太直,心腸太軟,下面的人都不服他。”

韓岡莫名地笑了笑,“我讓厚生司找個合適的人,只把他給推出來了。”

黃裳冷聲,“偌大的一個厚生司,連個有擔當的都找不到。”

“官中的衙門嘛。”韓岡微微苦笑,官僚主義,就是聖賢都沒辦法,“成立的時間久了,就會變成這樣。上來的想保住位置,把下面有雄心有棱角的都壓制住了,提起來的都是些循吏,每天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早就失去了銳氣……也是許多人去了河北河東,不然還是能挑出一兩個。”

“說起河北河東的事,開封街上還真看不出來。”黃裳知道壞了韓岡的心情,忙換了個話題,“現在街上安安穩穩的,看球的看球,賭馬的賭馬,喝酒看戲,根本看不出來就要打仗,一點也沒兵荒馬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