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2/2頁)

“這樣的人應該不少吧?”韓岡笑問道。這怎麽聽怎麽像是讀多了偵探小說,自己也想做偵探的哪一類書迷。

“的確如此。茶坊酒樓裏面,如今最受喜好的說書,除了九域之類的風土遊記,就是這一類市井中的公案了。所以近年來,快班辦案時也方便了許多,只是各種各樣的誤會也有不少。”生怕韓岡又岔開話題,丁兆蘭連忙說道,“再說回之前這輛載著文煌仕離開派出所的車子,我在衙門裏查過,這車牌號並不屬於大通車行,而且車牌對應的車輛並非是大篷車,而是一輛專用載貨的太平大車。”

韓鉉長吐出一口氣,道:“可算是鐵證了。”

“確實是鐵證了。”

破案的過程中,證據的真實性是必須要保證的。如果是車牌號是店家隨口所說,要麽不存在,要麽存在,但根腳清晰。隨口一說,就撞上一輛偽造車牌的馬車,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很明顯就證明了證人並非是胡說八道,而是親眼所見。

“除了車型車牌和文煌仕之外。”丁兆蘭說,“還有一件事,最為關鍵。”

韓鉉立刻問:“是那四個巡卒?”

丁兆蘭點頭,“證人對於那四名巡卒的具體相貌沒看太清楚,但還記得有一老一少,還有兩人一高一矮,少者身穿藍衣,顏色很鮮,所以記得很清楚。這是兆蘭當夜問到的。而第二天,就出了下虹橋的案子,從車上發現的四具屍體,也是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少者身穿藍衣。這四人,正是行人司前日失蹤的盧、韓、徐、蔣四名行人。”

“有一件事,必須要知道。就是從下虹橋下的河水中撈起的馬車,同樣出自於大通車行。”

韓鉉聽得毛骨悚然,心底裏卻有一種莫名的興奮翻上來,冒起了一片雞皮疙瘩。

聽著丁兆蘭將幾件案子娓娓道來,文煌仕煽動學生,文煌仕偷入國子監派出所,行人司四人殺文煌仕滅口,而四人又被殺人滅口。撲朔迷離的幾樁案子,被丁兆蘭用他調查出來的一件件證據串聯起來,直指真兇。

這還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破案的過程,果然比聽那公案小說要有趣百倍。一時間都忘了丁兆蘭是來質詢父親,興奮地睜大眼睛,等待丁兆蘭的後續。

“到現在為止,一共出現了三輛車。”

丁兆蘭擡起右手,豎起食指,“第一輛車,是竊自大通車行。因為大通車行分號失火,使得所屬車輛轉移,不得不停靠在路邊,故而竊賊很容易就得手了,很巧。”

韓鉉點頭,催促道,“第二呢。”

丁兆蘭又豎起中指,“第二輛的貨車,出處不明,標識是大通車行,牌號則是偽造,但車牌是鐵板上打上鋼模印記,手工做不到,即使做出來,一眼就能分辨。必須要用機器。”

他瞥了韓岡一眼,沒有了之前的謹慎,更加大膽,更加充滿自信,“為了偽造一塊牌號制造一台鋼模機這是不可能的,要麽就是京師內外的遍地偽造車牌,要麽就是使用了官中制造車牌的鋼模機。兆蘭為捕快,耳目眾多,聽說過京師之中有偽造的車牌,卻沒聽說過有哪塊的車牌能與真貨相差不大的,倒是被當成笑話說來的多。”

韓鉉驚訝失聲,“是拿了正牌的機器偽造的?”

丁兆蘭笑了一下,卻不回答,再豎起無名指,三根手指擺著,“第三輛的客車,就完全是從大通車行租用了。兆蘭設法去查過大通車行的記錄,近幾日被租走的馬車有七百七十余輛次,其中只有一輛是不要車夫,自付押金,也就是這一輛。”

“只有一輛?”韓鉉又問。

丁兆蘭這一回解釋了,“世人租用車行馬車,最看重的就是車行的可靠,故而都會是連車夫帶人租用,自己趕車若是顛簸壞了,丟了,押金就回不來了,連車夫一起,車夫車馬嫻熟,熟悉道路,路上車壞了也都是大通車行的事。”

他對著韓岡說,“據兆蘭所知,大通車行也不願意單純地出租馬車,怕被賊人使用自家馬車連累著敗壞了名聲。故而不是熟門熟路的老客戶,根本就不用想只租賃大通車行的馬車。但這一次的租車人,卻不是大通車行的老客,兆蘭去問,車行說是學徒做的登記,給弄錯了。”

“呵。”韓鉉一聲冷笑,“這真是騙鬼了。”

丁兆蘭微微一笑,“與案件相關的三輛馬車,全都是與大通車行難脫幹系,一個是恰巧被盜,一個是恰巧偽造,最後一個竟然是恰巧弄錯了,這三個巧合,說明了什麽?”

韓鉉搖頭,“太巧就不對了,行人司真是蠢貨。”

“不是,是有人故意如此!”丁兆蘭雙目剔起,絲毫沒有顧忌地盯著韓岡,聲音陡然拔高,“是有人想要告訴外界,大通車行背後的行人司就是一切的幕後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