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第2/3頁)

當然一次演習是不可能達成目標的。這將會是一系列的演習,包括神機營在內,將有數以萬計的戰士加入這一實驗來。

相對於探索新編制這一目標,演習的勝利根本無足輕重,尤其是作弊帶來的勝利更是會幹擾到目標,到時候,只是為了浪費的演習經費,都堂都饒不了當事的將校。

韓岡望向車外,“這就要到了。”

有什麽問題,下車後就知道了。

宰相和樞密使一行車馬停在了二三十丈的山丘下,一群將校早從小丘上的棚子裏下來,在車旁恭迎韓岡、張璪。領頭一人,便是如今為韓岡掌握神機營的王舜臣。

雖然是事關重大的演習,不過一開始誰都沒有想到會勞動到宰相和樞密使。今天突然接到通知,說是韓岡和張璪會來,對一眾參與演習的將校們來說,與其說是驚喜,還不如說是驚嚇。

王舜臣身後眾人臉色復雜的表情,讓韓岡莫名的熟悉。上級的突然襲擊,不管是哪個時代,下面的人都不會喜歡的。

對此,韓岡和張璪皆不在意。草草行過禮,一行人便在王舜臣的引導下重新返回山丘之上,一片開闊地出現在韓岡等人的眼前。

遠近都是剛剛收割過後的良田,田地尚未翻耕,還帶著金黃。間中一點樹林和村莊作為點綴。只有小丘之下的最近處,方圓五六裏,有平原、有台地,地勢略有起伏,一條小河自中央橫貫而過,中央還聚集成湖,水土皆屬上等,可放眼望去卻是一片荒涼。

這裏百年前還是朝廷先後設立的六十一處牧監之一,之後被宗室逐步侵占,以至於牧監最後不得不被撤除。但近幾年,朝廷明理暗裏都在整治太宗一系的宗室,而侵占此處的七八家宗室正好都屬於這一脈——話說回來,在京畿,侵占官田、牧場的事通常也只有太宗皇帝的子孫做得最肆無忌憚——為了自保,他們被迫將此地退還,唯一一個咬著牙不肯退的,就被找了一個罪名,丟官罷職,連爵位都丟了,侵占的土地也自然被抄沒入官。

朝廷一開始還設法恢復了此處的牧監,但很快因為土地過於狹小,能夠承載的戰馬數量太少,從而維持成本遠高於西北幾處大牧場,使得朝廷又不得不將之廢除。再後來,不知從何時起,就變成了京營禁軍的演習場。

此刻兩支軍隊隔了近兩裏地,正在這一片命運多舛的開闊地上相互對峙著。

望遠鏡中,人馬如蟻,在遠處緩緩挪動,只有紅旗和藍旗分外醒目。

雙方都各自搶占了戰場上的一處高地,在上面掘壕壘土,試圖先行一步將營地給修築好。高台下,有整齊的軍陣,護衛著上面的營壘工地。而雙方之間的中央區域,又有著兩三百騎兵,正在奔馳對沖,阻擋對方騷擾後方的營地修築。

而紅旗一方的高地下,正有一團團煙霧騰起,火光在那一處不停地閃過。

各指揮火炮集中運用,聲勢一起就驚天動地。

韓岡不由暗暗點頭,軍制改革就要設法加強指揮之間的聯系,將之作為一個整體來使用,各指揮轄下的騎兵、炮兵,這樣的特種兵力,集合起來使用,往往會有著更好的戰果。

“情況怎麽樣了?”張璪放下望遠鏡,他年紀大了,眼力不濟,即使拿了望遠鏡也看不清東西。

“才開始。兩邊差不多同時到的。”王舜臣介紹,“方才是探馬遊騎先到,鬥了一陣,接著掩護主力進場,又對沖了一回。但紅方的炮先到了。”

王舜臣留了一把大胡子,鄉音始終未改。年紀老大的張璪聽起來就有些吃力。

好歹還是聽懂了,他又舉起望遠鏡,“紅方的炮都到了,怎麽藍面還沒有?”

“可能是炮不同。”王舜臣道,“紅方的都是子母快炮,要輕一點。”

“子母快炮。”張璪點點頭。十二三門子母快炮,難怪能打出三十門榴彈炮的聲勢。

子母快炮與後世的火炮有幾分相似,其中子炮就類似於炮彈,從母炮的後膛填裝入子炮。子炮裝進母炮後,要銷緊鎖死,避免漏氣。

不過一般來說,口徑相同的情況下,因為子炮的約束,子母快炮的裝藥量肯定少於前膛火炮,故而射程和威力都下降了不少,但射速要遠快於普通的前膛炮。同時因為有子炮的存在,母炮炸膛的風險比普通榴彈炮要低一些,可以造得比較輕巧。運輸起來也就方便了許多。

他回過頭,看了王舜臣一眼,“這威力不夠吧。”

王舜臣道:“子母快炮,射程只有三零榴彈炮的三分之二,殺傷力也要打個折扣。”

韓岡也回頭,望著棚中,“裏面在算?”

回到山丘頂端的涼棚中,正中心一塊大號沙盤,演習場的地形地貌盡數映在沙盤上。幾名軍官正拿著各色小紙旗,插在沙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