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3/3頁)

更別說在軍器監實驗室中,還有威力更大的炸藥,硫酸都已經工廠化生產,鹽酸、硝酸都不為難事,硝化棉也不是造不出來,只是一時沒辦法量產,量產後也無法保持性狀穩定。

實驗室制取,到工業化制造,還有幾座山頭要翻。生產成本、生產安全、生產規模,這三座大山,哪一座翻不過就得宣告從頭再審視整套生產流程。

到最後,工廠的生產流程,往往與實驗室的制備過程大相徑庭。這一變化的過程中,浸透了開發者和工人們的汗水和血液。

這一部分投入,遼國只能勉力追趕,同時還要利用細作來竊取技術。

不過,如果放在三十年前,誰能想到遼國會大筆大筆地砸錢投入到科技生產中去?

時代在變化,跟不上的,就會被淘汰。雖然已經很努力,但跟不上來就沒有人情可講。

澶淵之盟帶來的一潭死水的七十年後,近來的二十年,無論事或物,又或是人,都在飛速的變化中。

所謂變遷,是物亦非,事亦非。

而最終變遷的,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