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3/4頁)

從朝廷要借貸的金額上看,第一期和第二期其實可以歸為一期,一千兩百萬貫才夠彌補朝廷夏秋二稅的虧空,並維系戰爭的規模。所以這五百萬貫,估計這個月就要給拿出來。

章恂粗粗算了一下,要在不影響家裏的情況下把錢拿出來,一百五十萬貫就是最多了。說的時候又習慣性地打個埋伏,等之後再一副辛苦模樣拿出來,也能多兩句誇獎。

“不,第二期直接就用金票付賬就可以了。”

“啊?”章恂愣愣張開嘴。不是沒聽清,只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是用現錢。第二期開始,用金票。”章惇不耐煩地重復了一遍。

“當真!”章恂叫了起來,聲音大得都嚇了自己一跳,忙轉小聲道,“朝廷打算怎麽用?”

定額金票全都是大額,最小都百貫。不能發軍餉犒賞,也不能賑濟地方。唯一的用處就是用於外購。

“買糧,買衣,除了軍器不能買,其他什麽不能采買?”

福建商會是天下間最大的農業和海貨集團,而西北的雍秦商會則是最大的工業集團。朝廷要對外采買,繞不過福建和雍秦兩家。

各家出產的各色商品加起來,足以提供軍隊所有的需求,只除了武器、火藥。

借出的錢只能買自己家的貨物,這裏是每個商人都夢寐以求的好事,但章恂已經完全不在意這點好處了。

這樣可以嗎?這真的可以嗎?僅存的理智一個勁地在腦袋裏報警,可章恂全然聽不見報警聲了。他的雙眼中,章惇的書房,窗外的天空,甚至正坐著,臉都開始掛下來的章惇,都在閃著金銀色的光芒。

金票是什麽,信用!錢是什麽,也是信用!

有關貨幣本質的課程,韓岡早就給天下人上過課了。

鹹福和平安兩大銀號,最大的資本就是信用,而朝廷這一回公開使用兩家銀號開出的金票,等於是給金票做了背書,讓兩家銀號的私家金票也有了與朝廷所發錢幣等同的信用。

有了朝廷做後盾,日後鹹福號開具的金票甚至可以不用全額本金,只要有個一半,甚至三四成都可以!

能讓鹹福號的金票通行天下,這件事,章恂做夢都在想,夢醒之後想都不敢想。在今天之前,如果朝廷說願意借用鹹福號的金票,就是不要利息都是可以的。

但章恂不敢,先不說朝廷此前不缺錢,就是缺錢,又怎麽會借私家之財。即使是章惇掌控朝綱,也不可能行此快意之事。

誰能想到現在章惇和韓岡都同意借錢。

既然這樣,利息不可能不要,而且要多要。

把金票借給朝廷,朝廷再用金票買自家的貨,錢還賺在自己家裏。本來借錢給朝廷就賺了一筆,朝廷再轉回來,可就又賺了一筆。朝廷為金票背書,鹹福號還能狠狠地大賺一筆。

出借一筆錢,就賺了三筆利息,天下間還有比這更好的買賣嗎?

章恂沐浴在金色的聖光中,叮叮當當的銅錢落地聲繚繞在他的耳畔,空氣中都帶著金銀的味道。

章恂恍惚失神,章惇瞥了他一眼,道:“借款的抵押用朝廷的鹽入,不過真正還賬的還是遼國的地。”

鹽!地!

章恂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點理智,這下又去了九霄雲外更遠的地方,差點就漏聽了章惇接下去的警告。

“拿不下遼國,這筆賬可就只能用鹽入來還利息了。”

“有鹽就行。有鹽就行。”章恂說了兩句,才發現自己說錯話了,忙改口道,“不過想拿鹽入也難,遼國也沒幾天可蹦跶了。”

見章惇的神色陰晦,章恂又強行轉過話題,“七兄,你說的地,包不包括礦山,或者鐵路!”

“不同的區域都會有不同的價碼,能賺得多的,自然抵賬就抵得多。”

“那先借錢的可不可以先挑地!”

“多者優先。”

章恂眼睛頓時就眯起來了,心中開始盤算怎麽保證拿到最豐厚的一份。

簡單的四個字,可不是意味著一定要出錢出到第一,而是用盡量少的錢,盡可能多的占據前面的位置。這樣才是利益最大化。

章惇搖了搖頭,幾十年兄弟,他對章恂的老毛病也了解。不再說了,讓章恂自己一邊動腦筋去。

這一次借款,並非是沖動之舉。

早在確定暴雨為災時,章惇和韓岡就開始商議了。

一開始是韓岡的提議,也的確只有韓岡那個有別於常人的腦袋,才能想出這一個一石數鳥的好主意。章惇在經過一番考慮——主要是確認其中有沒有陷阱——之後,也就在最近,終於附和了韓岡的動議。

通過更加緊密的金錢聯系,更進一步地操縱朝堂局勢,並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章惇與韓岡有志一同,因而就輕易達成了協議。至於其他都堂成員,沒有一個強大的勢力為後盾,那就只有參與盛宴的資格,卻沒有分派席位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