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借款(六)(第3/3頁)

絕不可能有這樣的人!除了天授之外,米彧真不知作者如何在開拓船發現新洲陸之前,就把那一片洲陸深入了解到如同親歷的地步。有九域遊記在前,米彧——包括他身邊的友人——都覺得真正得有天授的韓岡韓相公,是為作者的嫌疑重大。

但據說韓相公最喜歡的還是《飛船上的四十天》。兩位好友加一名倭國仆人在飛船上旅行萬裏,行經天竺、天方、昆侖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並非重點,途徑各地的風土人情,也算不上特異。書中最為引人入勝的還是飛船的建造。整整五分之一的篇幅,用在主角建造飛船上。讀者們看著飛船在主角精妙的設計和建造下,一步步成型。而最後一回,卻是主角在旅行的最後,放棄了飛船,決心建造不用氣囊,比空氣重,使用機器驅動,能夠駕馭風而不是隨風而動的飛行器。

排除掉故事的成分,整部書簡直是一篇可以發表在自然上的、有關飛行器現有技術和發展方向的綜述文章——這是米彧的好友,自然學會的銀徽會員,同時也是米彧的學會引薦人兼資助對象的評價。而韓岡喜歡這本書的消息,也是這位好友帶來的。

如果這一傳言沒有錯,那麽韓岡對《地月行》的喜愛,絕不是因為主角在地月之間旅行的見聞,而肯定是建造奔月工具的程序。

韓岡外放的反應也正印證了這一猜測,他饒有興致地問,“希文你可知,他們是用什麽飛上月亮的?”

米彧立刻轉動起自己靈活的腦筋,從淺薄的格物知識中尋找答案,“飛船?”

“大氣層的厚度有限,飛船上升的高度更有極限。”韓岡搖頭,“希文你應該還記得年前學會派去廣南的測量隊吧?通過他們的計算數據,我們已經得到了地球的直徑,按照最新的測量結果,用學會內部用的公制來計算,地球的直徑才一萬三千多公裏。地月之間的距離,則是三十八萬公裏上下。如此遙遠的距離,飛船完全派不上用場。”

“大炮?”米彧比劃了一下,只要能做出能夠容納一個人的炮管,那麽飛到天上難度會低上一點。

韓岡又搖頭,“大炮發射時的加速度太大了,時間又太短了。軍器監做過實驗,試用過空心彈殼,裏面放上一只烏龜來。射擊過過後,炮彈裏面的烏龜,連殼都碎了。之後又換了軟木塞填了,龜殼沒碎,但烏龜還是死了,同時做實驗的兔子、老鼠,也沒有一個活了下來。”

“那該怎麽做?”米彧眨著好奇的一對眼睛,詢問著。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觀人的眼光是米彧安身立命的本錢。韓岡明顯地對教化天下感興趣,對格物機械很看重,那米彧就去迎合他,去談論機械、格物和教化。

雖然接觸韓相公的時間很短,但聽過了足夠的傳言,今天又親眼見證,韓岡的目標當是萬世師表,如孔子一樣,留傳後人。

孔子能夠讓飛船上天嗎,韓岡能。

能夠讓鐵船下水嗎?韓岡能。

能夠救助天下人免遭天花所苦?韓岡能。

萬世師表,這是韓岡的目的。

確認了對方的欲望,米彧說話的方式就有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