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3/3頁)

只有一老者點頭,“夠了。只消相公知道就足夠了。”

老者並非理事,但很容易看得出來,他在這一群人中的聲望不低,一開口,就沒了別的聲音。

“說得也是。”稍待片刻,另有一人附和,“多幾個人跟相公說,相公肯定會派人查證的。”

要是米彧說韓相公承諾了他什麽,包管沒人相信。韓岡的行事風格這裏了解的人不少,要說韓相公會因為某人的一番話,就立刻做出處分,聽到的人都會笑。但只要讓韓岡能夠了解到詳情,所有人都相信,他一定會給出一個公平的解決。

如果沒有火箭的事,米彧會為此興奮不已。開罪了貪婪的高層不假,但他也通過代為向韓岡傳話得到了更多人情。加上大議會議員的身份,在商會內部,甚至可以成為廣南地區商會成員的代表。

只要沒有火箭的事。

只要沒有火箭的事。

預定下了十幾場酒宴的約會,米彧終於擺脫了過於熱情的商人們。

以訪友赴宴之名離開會所,米彧又上了會所的馬車。

“去小箍桶巷菊英樓。”

下車,費了一番口舌打發走了同樣過於熱情的車夫,目送馬車走遠,米彧進樓再出樓。

也多虧了如今流行的公案小說,米彧這個外行的商人,都知道怎麽擺脫被跟蹤的危險。

走路,上車,再下車,再上車,米彧以十二分的謹慎,用了一個時辰,抵達了目的地。

前方的街巷,車流一直擁堵到了路口。

終於到了。

十余年後,再一次面對人生轉折的關口,米彧只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走了進去。

……

哢噠、哢噠、哢噠。

最新式的印刷機,飛輪往返一次,就是一張散發著新鮮油墨味的報紙,蘇頌親筆題名的時代二字,鮮紅地印在報紙刊頭。

一張張報紙堆疊起來,被馬車送往京師各處分發點,又從分發點,分散給數以千計的書報攤、報童,乃至民家門口的信箱中。

頭版頭條,是皇宋海軍成功登陸太宰府的新聞,第二版中,有第三期一千五百萬貫戰爭國債成功發售的消息,第三、四版是地方新聞,幾個月來,各地災民安置和救助工作一直都是報道的重點,今天也不例外。

《時代》作為一份新刊,一開始只有一張四版,於今也只有八個版面,幾乎沒有廣告,以詳實嚴謹的新聞為賣點。

不過近來幾天,許多忠實的讀者在草草翻閱過——甚至有的都沒有——前面七版之後,就直接翻到了最後一版。

兩部連載小說,占據了版面的下半部。一部是流行的世情公案,另一部也是同樣流行的遊記。不過這裏的兩部連載小說,比其他報紙的連載,少了許多輕佻的成分更多了幾分嚴肅和嚴謹。

“一層空氣包裹著地球,但是大氣層的厚度遠遠小於地月距離,在月球和地球之間,是一片虛空。”

“虛空之中,沒有阻力,也沒有動力,即使是一個石塊,只要在飛出大氣層後,給它一個向前的速度,就能一直飛行下去,直到撞到別的物體——比如月球。”

“但是在進入虛空之前,首先要突破的,是相比起地月距離,相比地球直徑,只有薄薄一層的大氣層。”

由下而上逐漸稀薄的空氣,無法承載飛船,也無法承載任何借用空氣而飛天的機器。

如何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如何突破大氣層,小說的前半段,提出了一個接一個的想法,然後一個接一個地被否定,書中的主角也隨之一步步地陷入困境。

到底要怎麽破局,讀者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返璞歸真。我們只要向後施加一個力,然後讓反作用力推動我們上去。”

“就像火箭?”

“就像火箭!”

“那必需要一支足夠大的火箭了。”

在精擅格物的人群中,這不算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有些人早早地就知道了答案,在自然學會中,如何飛行的課題,早就被翻過來覆過去地討論了不知多少遍。

比空氣輕和比空氣重的兩派,打了不知多少嘴仗。盡管比空氣重的一派,至今也只有在空中盤旋不到一分鐘的滑翔器,而比空氣輕的一派,飛船上天已經二十年了,但動力問題同樣沒有解決,兩邊都是空對空,只是把想象力發揮到了極限。如火箭這樣的飛行方式,早早地就被人提出來了。

但對於《時代》的絕大部分的受眾來說,他們對格物的認知,遠不如他們對政治的了解。他們知道火箭,而在他們的心目中,火箭與呂惠卿有著牽扯不清的關聯。

使用火箭,不論在技術上有多麽大的可行性,第一時間就被那些政治生物關聯到了呂惠卿的身上。

是疏忽,還是故意?

疑問在人們心中產生,很快,某一位宰相對《地月行》十分贊賞的消息也在京師中小規模地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