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3/4頁)

“叔父的話,侄兒一定謹記在心。也請叔父放心,侄兒一定會把握好的。”章持並沒有答應章恂,他自信地一笑,“如果連他們這些紈絝,侄兒都掌握不了,日後也難在朝堂裏做事了。”

章持莫名的自信,章恂已經不好再多說了。

章持的野心就跟玻璃一樣透明,根本毫無遮掩的意思。

如果是在章家家破人亡和實現章持野心之間選擇,那當然不用說,但如果把家破人亡換成維持現狀,那章恂寧可維持現狀。

他看章持,即使是如願坐到那個位置上,也肯定是劉承佑一般的人物,沒兩年就丟了性命。

只是章持完全不自知。

現在章恂只能壓下心中的擔憂,之後回頭找章惇說。

章恂無話可說,章持嘴角的笑容一閃,又謙恭地跟在章恂身後半步,“侄兒有一件事,想請教一下叔父。”

章恂腳步一慢,“什麽事?”

“朝廷拿了借款,是不是準備買會裏的存糧?”

“會中現有存糧的一半,六百萬石左右。家裏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就高平、德昌隆那幾家分。”

“都是軍糧,還是賑濟?”

“一部分是送到大名府,剩下都是補充東倉和青城倉,還有應天水口倉的庫存。”

“多費一番周折,直接輸送軍中多方便。”

章恂在這一瞬間感受到了章惇的心情。

別以為世上就你一個人聰明!

賣好軍中?都堂那邊不好說。這邊雍秦商會那裏,就能把冬衣裏面夾著錢直接送到前線了。

犒賞、軍餉都是出自國庫,別說借了,就是想捐錢給朝廷犒賞軍中,都會問一個心懷叵測之罪。這第一第二期千多萬的借款,用來采購米糧、軍資,基本上都會自從兩家商會走——國中也沒第三家能一口氣拿出那麽多糧食和軍資——好處都已經占盡了,還想把軍心都搜羅走,這就未免太貪心了。

即使是沒話找話,也不該說這種蠢話。

章恂偏過頭,對章持道,“糧食得出舊入新。”

糧庫都是這樣,上新糧時,都會提前先把庫中舊糧騰空。朝廷從福建商會買來新糧,肯定不會直接拿去供給軍需,或是賑濟百姓,而是動用庫存舊糧發給軍民,然後以新糧補上庫存。

“說得也是。”章持點頭。

“朝廷外購的只有糧食嗎?”章持又問,似乎是突然間對這一次大借款升起了興趣。

“還有軍資。”章恂應了一句,就狐疑地回頭看著章持,“大郎是有什麽想法?”

“不瞞叔父,前兩天侄兒出門赴宴。”章持上前了一點,接近章恂耳邊,“周舫,就是周德明的三兒子,在問朝廷要不要魚幹。侄兒想,戰場上吃口肉不容易,能吃點魚也不差了。”

“魚幹肯定是要的。”章恂有些疑惑,“沒聽說周家做水產生意了,漁船也沒多少。產量有多少?穩定不穩定?”

“是周舫自己出來闖蕩。雖然剛開始,但他已經盤了好幾條船了,全都是五年以內的新船,船長也都是有閱歷的老手。”

有船有人,這算是開張了,章恂點了一下頭,問:“那他的船在哪個港口?”

章持想了一想,沒什麽把握地說,“好像是泉州港吧。”

章恂的臉色難看下來,再一次對章持感到失望。

泉州港。泉州港只是統稱。外面只說泉州港,內行人可不會這麽說。泉州港下面大港小港幾十處,商船有商船的港,漁船有漁船的港。

而且提供軍需的魚幹,最好的地方是在兩浙外海上的昌國縣,那邊的舟山漁場,魚群數量和質量,都比福建外海的漁場要強得多,或者是渤海中,要不然就是楚州和海州的外海。

按照自然學會的說法,只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因為江河帶來的泥沙富含營養,海水中充滿魚蝦的食物,才能吸引大批的魚群。昌國有揚子江和錢塘江,渤海有黃河,海州外海那是淮河出口,福建可沒有什麽大江大河,閩江那點水土也引不來多少魚。試問放在泉州港中的漁船,能捕到多少魚來填充軍隊的胃口?

如果章持對周家的情況也有了解,他幫周家一把也不是不行。可聽章持的話,全是些空的,估計就是聽了周舫的吹噓而已。周舫人還在京師,到底是誰為他來主持這個生意?漁港都沒選好,那麽之後曬魚制魚的事,估計也是不成的。

要幫人說項,怎麽這些細節都不去了解。如果只是隨手幫人一把,那就不應該隨便動用到家裏的勢力。將章家多年積累下來的威信,隨隨便便就跟不知底細的人家掛在一起,也難怪兄長對這兩個兒子橫吹胡子豎瞪眼,的確是太輕佻了。

章恂隱下心中的失望,“出產魚幹最多的還是京東東路那一片,雍秦商會的劉公權他家就做魚幹買賣的,到時候肯定要跟他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