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2/3頁)

江南商會,以錢財豐厚著稱,只不過從一開始就內鬥嚴重,又有外部挑撥,成員自相攻訐不休,早就名存實亡。

而京畿之地的豪商,最早就是雍秦商會的聯合對象,就連雍秦商會的理事會中都有兩位京畿出身的成員。京畿中人,對政治最為敏感,也與朝堂關聯最深。每一家豪商後背,都有一個官宦家族,當章惇、韓岡在位,京師商人根本不敢與雍秦、福建兩家商會為敵。

至於其他地區商會,或不成氣候,或毫無後台,更多的是沒有一個可以作為核心的產業,都先後被一一掃平,成為兩大商會的羽翼。

巴蜀之地,群山環繞,商業自成一統。舊時銅錢不入川,商貿皆用鐵錢,之後交子通行川中,與外界的商業交流僅以藥材、絹帛為主——至於蜀中盛產的鹽、茶,那是官營,與私商關聯不大。

而蜀地的商人抱團已久,擁有紙幣本就是內部信用體系建立的標志,早年三十六家豪商共同為交子擔保,之後仁宗時交子雖然改由官營,又因為濫發而不得不停用,但蜀商群體內部,一直都是將信用體系保留下來。

早些年仿效雍秦和福建商會,成立四川商會時,一下子就勾連起一個橫跨成都府(益州)、梓州、夔州和利州四路的大商團,甚至還試圖往西南兩面擴張,連雲南、吐蕃都伸出手去。

這簡直是觸碰到了雍秦商會的逆鱗。蜀地的人口基數,決定了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巴蜀之地的地形地貌,又決定了這個市場的封閉性。這根本就是一個錢袋子,雍秦商會手邊的錢袋子。因為地理位置接近的緣故,雍秦商會用心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些基業,正要大舉擴張的時候,此時四川商會興起,卻是搶了雍秦商會嘴邊的肉。

所以四川商會為自己在朝堂中找到的靠山在短短的時間裏全都倒了。之後只要被四川商會找上的官員,那就是把自己的告身往火爐裏面丟,到最後誰還敢跟著四川商會?到最後,四川商會只能俯首稱臣。

只是這仇怨也結下了,之前四川商會弱勢,只能認輸,可韓岡離任在即,原本漸漸平穩的心也立刻變得不安分起來。

而何矩,一直以來他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與巴蜀商界聯系,如今得到韓岡的許可,宛如解脫般地籲了口氣,終於要動手了。

“福建那邊呢?”又有一人問。

“相公和章相公天天見面,有什麽話,隨時都能說了。我們辦好自己的差使就是。”

……

韓岡早就跟章惇那一邊溝通過了。

不論是火箭,還是眼下的小說。至於四川商會,韓岡連一句都沒在章惇面前提。

他並不打算就此事與章惇商議,畢竟只是雞毛蒜皮。

稍大一點的,就有火箭。

韓岡可從來沒想過要聯絡呂惠卿,死掉的狗就不會從地裏爬出來。

火箭本來在河北戰場上有過一次很成功的表演,時候據說戰績之中甚至還包括遼國皇帝的半條命。

那一場會戰的記錄和總結,經過了幾個月的整理和總結,終於有了一本底稿。且因為韓岡的緣故,遼國的潛力更顯得出更加深厚。

遼國正在研發火箭,而且已經有所成就。以遼國並不算出色的科研能力,能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基本上可以用於實戰的火箭,應當是拼了命了。

生產了幾百只,但雍秦商會派出的細作甚至連簡單的圖樣都已經拿到手。

不知這些火箭會被用到哪裏。火箭彈的威力,韓岡很清楚,火箭彈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只是因為呂惠卿的緣故而沒有太多成果——下面總是要迎合上意。在韓岡還在相位的時候,把火箭當作開發重點,這不是政治問題,也不知組織問題,而是智商問題。

但韓岡想要推動火箭,這並不是因為遼人的緣故,而是他想要推動。因而就有了《地月行》,書中,的確只有火箭,才能夠將人送上月球。

這可以叫做格物幻想小說,對格物技術未來的發展進行合理的想象。

城市是由一棟棟數十層上百層的摩天大樓所組成,一條條寬闊的水泥道路上,奔馳的是一輛輛機器驅動的鐵車。巨大的鋼鐵飛機翺翔在天空中,讓人們可以朝遊北海,暮宿天南。一枚枚四五十丈高的巨型火箭,矗立在發射鐵架只要一聲號令,就可以將人或貨物,送入虛空之中,送抵月球之上。

甚至月球上已經被開辟了數以千百計的居所,盡管月球上沒有空氣,但人們發明了各種保持空氣的辦法,並且設法讓人們呼出的碳酸氣,變回可供利用的氧氣。

大地上的耕作,也大量使用各種機器,從播種到收割、脫粒,一切都是用機器來運作。人們只要動一動手指,就能完成這些繁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