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4/4頁)

韓岡他過去執掌河東軍事,只記得十幾年前的價碼,但現在河東的價碼可就不知道了,“當年把飯錢加上是一百三十文,現在多不過兩百文。民夫怎麽也多不過禁軍口俸。”他解釋了一句。

“那就是最多三千貫的成本。”章惇自信地笑了起來,“一個寨子能讓遼人費上十枚火箭,這買賣就值得了。”

這就是韓岡一貫提倡的觀念,對敵當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而中國最勝過遼國的地方,就是錢多。遼國調動了大批工匠大造火箭,投入的成本直接擠占了許多火炮的生產,可產量也不過中國的一個工廠日常產出。

雖然有錢不能亂砸,可如果是跟遼國有一個比較好的交換比,那就是值得的。即使是三比一,四比一,那都是不虧。

“關鍵還是海上。”章惇說,“一艘巡洋艦不算武器都有兩三萬貫,一艘戰列艦二三十萬貫往上走。若是幾艘快船載著火箭沖近了射,怎麽能不虧?”

“要是給射中了,這買賣可虧大了。”曾孝寬笑道。

如果是在過去,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宰執們議事時,絕不會用這種商家口吻。若是哪位大臣這麽說話,少不了一句無大臣體,但如今倒時成了風氣。

但這種商業化的風氣卻是韓岡樂見。

有關火箭的議題算是結束了,處理方法不過是把情報轉給各個戰區,並提醒多加注意。

沒有哪位宰輔會認為遼國孤注一擲的手段,能給大宋官軍帶來太大的麻煩。韓岡、章惇,都不覺得一個並不算多出色的武器,能改變現在幾個戰場上的形勢。

即使主帥自己犯蠢,把人帶進絕路,也絕不至於一敗塗地。

“應該吧。”韓岡揮去心中隱隱的不安感,然後安穩地想著:即使一時敗了,卻也沒有扳不回來的可能。國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經扼殺了遼國的一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