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2/3頁)

王舜臣對新式武器的饑渴,就是在西域這些年裏不斷積攢起來的。每次回到京師詣闕,他總喜歡往軍器監跑,不顧危險親手試炮的太尉也就他一個。

這一回回到京師任職,王舜臣更是緊盯軍器監。開花彈的每一次成規模試射他都讓軍器監轉報與他,以便他能夠抽出時間去參觀。又帶著手下的參謀們,一起去研究使用開花彈的新式戰術。

看他現在急切的目光,更是迫切地想要拿著開花彈去戰場上試驗一下他的戰術是否管用?

王舜臣的脖子都抻過來了,就想能看見韓岡點一點頭。韓岡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更悠然地問道,“不是說現在不打算去河東了?”

王舜臣一愣,失落地反應過來,“哦。對。現在不能去。”

韓岡笑了起來,“軍器監的計劃中,是準備將現有的實心彈都改成開花彈。不過……”

王舜臣追問,“不過什麽?”

“不過現在能裝備軍中的只能是已經定型的乙型開花彈。是球形彈,不是你今天看到的錐形彈。”

“十發裏面只有兩三發能爆,也沒指望現在就能用上。”王舜臣搖頭說。要是臭彈少一點,他也不至於在靶場裏面才走幾步,就差點卷進爆炸裏去。他又問韓岡,“至少再得等兩三年吧?”

“或許不止兩三年。”韓岡不無遺憾地說。雖然他也想早點看到火炮現代化的進程更快一步,但依照現在的開發速度,以及工業制造水平,在兩三年內,錐形炮彈還無法大規模裝備部隊,這不僅僅是炮彈的問題,也有火炮的問題。

“線膛炮,發射錐形彈,利用震動來引發引信,技術上要求還很高,不是幾年的時間能夠解決的。軍器監的實驗室裏面花大成本做上幾百個沒問題,只有兩三成能用也沒問題,但工廠裏面還這麽高的生產成本,等著關張倒閉吧。朝廷可沒那麽多錢買。”

“不能用簡易點的?”王舜臣問,“改成個猴版先試試。”

猴版,這是韓岡給經過精簡之後的同型武器起的名字。最近的就是在河北戰場上大放光彩的狙擊步槍的簡易版。用了一般點的鋼材,也不是名匠手工打造,子彈和火藥,同樣不是軍器監的精挑細選,而是軍工廠的大路貨,但威力和射程已經超過了舊式燧發槍。當然,成本也是,只是比原版的狙擊槍還是要低些。

為什麽起了個猴版的名字,韓岡沒說什麽理由,下面的人自己就闡發,猴肖人,卻又不是人,智術不如,身量不如,就跟猴版和正版的區別一樣。

“乙型就是。”

“哥哥這是蒙我呢。”王舜臣笑道,“球彈和錐彈可差得多了。滑膛和線膛也差得多了。”

“兩種炮彈本就不是一路貨,要改炮彈,火炮都要改。你弄個猴版,配套的火炮日後還是要改?這要花多少錢去?還不如直接上正版。”

對韓岡來說,現有的科技發展的路線圖是明確的。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有千年經驗的他一清二楚。譬如火炮,從滑膛炮到線膛炮,從實心彈到開花彈,一整條開發路線都是韓岡定下來的。如今幾個技術節點已經確定,可以直接跨越過去,就沒必要節外生枝。

不過這也是軍事上,韓岡才會加以幹涉。他現在也只在戰爭相關科技上會給與明確的方向,至於基礎性的研究,盡可能的放手。證明一條路線的錯誤,也是科學發展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一切按照韓岡的記憶來發展,得到的絕不會是韓岡記憶中的科學昌明、科技發達的時代,只會是一個缺乏根基的怪胎。

“慢慢來吧,這個不急。”韓岡道。

“是不急。”王舜臣眨了眨眼睛,就說道。陪著韓岡兜了一圈,終於找到了把話題引回來的機會,“比起如今的事,河北河東都不能算急了。”

如今的事?

韓岡想笑一笑,先打個哈哈過去,但看看王舜臣臉上的表情,忽的又想嘆氣。

之前沈括和黃裳都來試探過口風,現在就連王舜臣都坐不住了。

自家派系之中的核心,一個個都坐不安穩,更下面的人還用說嗎?外面的飛短流長又會變成什麽樣,那就更不用提了。

一直以來,朝廷對外的宣傳,都說兩位宰相和衷共濟,共掌國政,關系一向和睦。但這一回,章惇和韓岡之間的矛盾,隨著日本島上的那一枚火箭,暴露在世人面前。

不可能不有矛盾的。

至親如夫妻父子,都難免口角爭執,同為宰相,共事十載,身邊各自簇擁著一大批人,利益集團的勢力早就擴張到了官軍業已控制的每一寸領土,甚至還更多——雍秦商會在遼國國內滲透得很深,而福建商會的開拓隊都在天竺打下落腳點了——韓岡和章惇之間,怎麽可能沒有爭執,沒有爭鬥,沒有爭權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