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2/2頁)

內憂外困,不免要改易舊規。在後有熙寧變法,在前有慶歷新政。而主持慶歷新政的就是石碑上的參知政事範仲淹。

章惇道,“如果當年新政成功,就不會有文正公的變法了。”

韓岡呵呵笑,“皇帝想辦,就得去辦,皇帝不想辦,就得滾蛋。”

韓岡的話中對皇帝毫無敬意,這是如今常例。只是仁宗皇帝有些特殊,畢竟還有好名聲。

不過章惇和韓岡一樣,對那位以“仁”為廟號的皇帝,都不是很看得上眼。

“皇帝,天下之大蠹。”章惇瞥眼看韓岡,“玉昆,這句話應該是從橫渠書院傳出來的吧。”

“那是以前。以後皇帝只管奉祀天地,不再以天下奉一人之欲,自然不能算是蠹蟲了。”

章惇把驚訝壓在心中,笑道,“玉昆你真是越來越敢說話了。”

新帝將在議會中登基,而宰相也由大議會任命,兩者議會下並立,從此不再統屬。

韓岡宣揚的理念和制度,要把皇權打壓到底。這已經是高層的共識。

只是直接把皇帝說成是蠹蟲,還只是學術上的激進觀點。

沒哪位高官會公然如此宣稱。

但章惇一提,韓岡就坦然承認,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韓岡笑道,“有如今的時勢,才有今日的坦言。”他看看章惇,“子厚你有話要說吧,你我在此,又何須忌諱?何不坦言。”

這些日子,韓岡和章惇多次深談、閑聊,看得出章惇有些話想說,卻又有些顧慮。

章惇愣了一下,笑道,“還是瞞不過玉昆。”

他想想,說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可如今,沒有了上佐天子這一條,宰相就無從說起,更不用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他看著韓岡,“改易名號,以合新制。”

從宰相、相國,到尚書令、中書令,再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名號的變化過程,就是宰臣地位不斷下降的過程。

如今宰相權比天子,名號上卻依然沿襲舊制。這當然不好聽,也不符合實際。

“我當什麽事。”韓岡大笑,“這等事,直說便是。我們做的放在過去都是抄家滅族的謀反事,相比起來,改個名號又算得了什麽?”

章惇的顧慮自然有原因,表面上是名號的改變,實際上會牽連到權力上的大變動。韓岡出言反對,也是應有之理。但韓岡又哪裏會在意?

“祖龍一統,變三代分封之制,自謂超於三皇,遠邁五帝,故自號皇帝。如今宰相,受命於萬民,子厚你若想改個名號,當然沒問題。不知子厚你可有腹案了?”

章惇謙虛地說,“還要請教玉昆。”

“總統。三公坐而議政,無不總統。宰相位比三公,可改為總統。”韓岡不假思索,又說,“或者總理,宰相理燮陰陽,總理河山。不知子厚你意下如何?”

韓岡的回答出乎章惇意料,兩個名號脫口而出,顯然韓岡有想過同樣的事。

說起來,這兩個名號也都不錯,但是看韓岡的神情,章惇又覺得不是什麽好話。

章惇又愣了片刻,方才說,“總統、總理,的確上佳,只是無先例。太宰如何?”他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