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形勢急變

太平聖軍攻占桂林城後的這五天,將桂林府城及臨桂、永福、陽朔、義寧、永寧、靈川等縣州境內全部占據,又分別派兵會同本地投靠的少數鄉紳,將扶持團練、為禍鄉鄰的官紳地主全部抄家,除分掉少量財物給當地百姓,籠絡人心外,剩下財物全部運往桂林城中。

到這天,負責組織人員統計的劉長佑驚駭地發現,僅僅送到桂林城內的銀兩便有五十三萬兩之多。更多是谷米等糧食,有些地主老財家的糧倉裏谷物都已生蟲發黴,也不知道是多久的陳糧。連劉長佑也沒想到,一向貧瘠的廣西,竟然蘊藏著這麽多的鄉間巨富,難怪黎民百姓窮苦困頓,原來是財富都集中到了官紳地主身上。

有了糧食,自然要招更多的聖兵。農歷八月二十八日,太平聖軍在桂林城內的前朝靖江王城舊址,廣招聖兵。

三天時間,便招錄聖兵一萬四千名。桂林府內幾縣青壯鄉民踴躍前往,甚至還有附近的湖南靖州、柳州府的鄉民,聽聞太平聖軍在桂林府招兵,也陸續啟程前來投軍。

而後,馮雲山命人將招兵的場地,原清妖的廣西貢院,拆除牌匾,命劉長佑負責牽頭創建漓江書院,準備四處聘請願意投靠聖國的讀書人為教師,專為聖國教授人才,培養識字之人。

正當馮雲山在桂林城稍事休整,大張旗鼓地打土豪劣紳,快樂地招兵搶糧之時,忽地一道北邊來的急報,潑了他一瓢冷水。

清軍攻破長沙城了。

事實上也不算清軍攻破,如果洪秀全楊秀清堅持抵抗,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但他們認清了形勢:困守長沙城,乃是死路一條。

五天前,楊秀清率領三萬太平軍主力,主動撤出長沙城,跟歷史上一樣,朝西北攻往益陽。留一幹新投的瀏陽天地會眾和胡以晄、石鎮吉等天王翼王一系的將士留守長沙城,阻擋清軍進城,為太平軍主力爭取撤退時間,都被陷在城內。

馮雲山明白,這顯然又是楊秀清的拿手好戲。太平軍在長沙戮滅所有的鄉紳富戶,長沙又是湖南省城,所獲財物肯定驚人,自然在撤離時需要花費很大代價和周折來搬運,這便需要犧牲一部分兵力為其斷後拖延時間。楊秀清本就一貫不喜天地會眾,又有機會消弱天王翼王一黨,自然便會發生瀏陽天地會眾和胡以晄、石鎮吉等陷落長沙城的事情。

即便歷史的軌跡在太平軍攻破長沙城後,變得跟馮雲山知道的不一致,但終究還是被冥冥之力慢慢拉回原有的軌跡。如今滿清朝廷收復長沙,追擊太平軍楊秀清他們是肯定,但現在出了馮雲山和太平聖軍這個變數,肯定不會再如歷史般全力追擊攻往嶽陽的太平軍了。

馮雲山預料,滿清除派兵追擊楊秀清他們外,必定會調集大量清兵來圍剿自己,就是不知道是先攻郴州韶州一線還是先攻永州桂林這邊。馮雲山猜測,應該是先攻永州桂林這邊,畢竟,桂林是省府大城,地位和影響都不是郴州韶州一帶能比的。剩下就看調集兵力多少的問題了。

能攻破桂林城,不需要探子,滿清也能知道太平聖軍的實力。沒三四萬精兵,滿清不會來觸黴頭。

想想,到時面對自己的便是三四萬以上的清兵,馮雲山頓覺壓力大了許多。幸好,清軍在南方一線兵力本就偏少,又四散駐守,要調集如此規模的兵力,所需時日不短,應該還有一段時間。

趁這段時間空當,太平聖軍便趁勢南下,一定要短時間將兩廣之地據為己有,這樣才有戰略迂回的空間,有足夠兵員和財力,跟滿清對抗。想到這裏,馮雲山眼神堅定起來,不能再停留桂林休整了,必須搶時間,趕在清軍組織反撲前,占領兩廣。

還有桂林城中的被俘虜的一幹滿清官員,正好胡以晄、石鎮吉等陷落滿清手中,馮雲山便想著派人與滿清協議互換戰俘,就算不成,也可麻痹拖延滿清一二,讓之以為自己仍是太平軍的一支,也許矛頭便會重點對準北上的“賊首”洪秀全楊秀清他們。順便,馮雲山料定楊秀清那廝斷不會派人相救,正好惡心一下他,讓太平軍的一幹老兄弟對他心生間隙。

打定主意,馮雲山便命人將已中風的廣西巡撫勞崇光、平樂府知府李閑押往永州府城,讓彭玉麟派快船與衡州府城的清軍聯絡,點名交換戰俘。馮雲山知道,以滿清皇帝的生性涼薄,和一門心思想升官發財的湖廣官員,不可能真的與自己交換戰俘,但自己也本就是表表姿態。

一方面,馮雲山快馬急令在韶州休整的羅大綱、陳玉成一部,率聖兵沿北江南下,進入英德和清遠,逼臨廣州城。又同時下令在賀縣陽山一帶的林鳳祥率部進軍梧州府,準備搶占西江之利,再順江圍攻肇慶府和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