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國庫收支

聖京。皇城。

內閣副總理曾觀瀾、總參謀部總參謀左宗棠、新任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警務部副部長何見機、農業部副部長吳棠等人,拜見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

原本的財稅部部長周勝坤調任直隸巡撫後,馮雲山任命滿清降臣閻敬銘為財稅部副部長;原本的農業部部長劉長佑調任湖北巡撫,馮雲山任命滿清降臣吳棠為農業部副部長。

閻敬銘,此人是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主事和郎中,對戶部極為熟悉,為官清廉耿介,官聲不錯,加上馮雲山對其有些印象,好像記得他在歷史上算是滿清末年為數不多的理財專家,又清正廉明,便破格提拔其為財稅部副部長。

而吳棠也是馮雲山在查看滿清降臣後,記起這名晚清時非常有名的清正廉吏的,雖然其在家鄉興辦團練圍剿撚軍很是兇狠,但滿清滅亡後,還是投降了帝國。馮雲山命其為農業部副部長,可謂大為擢升他了,因此,他也是下定決心要報答聖恩。

馮雲山先是問了下曾觀瀾的一些政務。曾觀瀾說起鐵路和電報正如火如荼地大規模興建之中,然後,他重點對錢糧方面進行了稟報:“陛下,如今大規模興建鐵路和電報,還有地方官道的水泥路面興建,耗資巨大,具體數字還沒統計出來,但估計去年耗費不下三千萬聖元,今年恐怕更多,要達四千萬元。幸好,如今東京和南京兩地,還有寧波、福州、廈門、欽州等港口大規模發展貿易,加上聖京、東京、南京、蘇州、福州、台灣等各地的工廠開始大規模投產,尤其是織布廠出產的新式布匹大量出產,除開出售給國內的百姓外,還遠銷日本,獲利頗豐,去歲單單出售的新式布匹就獲利超過三千萬元。還有各式南雜百貨,特別是五金類,還有火柴、燈油、毛巾、肥皂、蠟燭、紙張、玻璃等日用品,也超過三千萬元的盈利。至於其他的茶葉生絲和瓷器等出產,除去成本,更是獲利二千七百萬聖元,其中,單單出口部分便獲利一千六百萬聖元。最大的一項還是田土賦稅和關稅、鹽茶稅和車馬船運費,共得八千萬聖元。再加上對滿清和朝鮮、安南、孟加拉等地的繳獲,折算成聖元估計在二億三千萬元,去歲,我中華帝國的財稅收入一共三億九千七百萬聖元。去歲的開銷方面,鐵路、電報、農田水利特別是黃河堤壩加固、官道和路橋、官倉等建設共花費七千八百萬聖元;給各地賑災購糧、購買機器、投資興辦工廠和廠礦、興辦學堂以及修建駐外領事館等一共耗資三千二百萬聖元;帝國官員俸祿、討虜軍軍餉以及武器采購、修建軍事設施以及其他雜項等,一共耗資二千五百萬元。去年帝國方面的總支出一共是一億三千五百萬聖元。兩項一抵消,去年帝國國庫結余2億6千2百萬聖元,加上前年一共結余的3億4千萬聖元,如今帝國國庫一共有現錢6.02億聖元。陛下,這還不算前年攻占北京城繳獲的滿清奇珍異寶的價值。那些奇珍古玩,根本就沒辦法估算價格,財稅部統計的,全是金銀銅錢等實實在在的錢財。”

曾觀瀾作為內閣副總理,統管民政,相當於前朝的大學士,加上財稅部主官新近更換,國庫的收支便由他來稟報。

一旁的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點點頭,顯然,雖然他才剛到任,也已經掌握了這些情況。

而一旁的警務部副部長何見機和農業部副部長吳棠,目瞪口呆起來,他們從沒想到帝國國庫竟然有如此多的錢財。六億聖元,就算按照如今每年帝國的花費一億三千萬聖元,每年一分收入都沒有,也可以花上四年多,更何況,每年還有大量的收入進賬。

吳棠還好點,進入內閣還沒多長時間,何見機可是老臣了,他可是知道,帝國去年的大肆興建工廠礦山,修築鐵路和官道,興辦電報,這些都是投資巨大,等日後投資出去的緩下來,或是有了回報,那便是更有不同了。

馮雲山對於自己的家底還是有些清楚,只是,他也沒想到會有這麽多!6億聖元!這,沒想到帝國的家底是如此厚實啊!

不過,他也看到,按照他的規劃,帝國的基礎設施仍舊是一片空白,鐵路、官道、電報、水利設施等還需要繼續加大投資興建才行,而修建學堂、興辦工廠、開采礦產等,更是不能停止和減弱,特別是兵餉和軍費開支,隨著帝國的軍隊數量增多和地盤的擴大,更是肯定會大幅增加,這樣一來,每年的開支更加會超過去年的1.35億元,達到1.7億甚至2億元。

而且,去年的結余之所以那麽多,主要還是因為戰爭的繳獲。一是攻占了盛京和吉林等地,繳獲了大批滿清和蒙古的財富,二是討虜軍將士攻占越南、加爾各答和達卡等地的繳獲,三是對帝國內部貪官以及遺留的滿清惡霸劣紳的追繳、房產店鋪變賣等收入。最多的還是對於東北一帶和蒙古等地的戰爭繳獲。而帝國原本留存的家底,多數也是從滿清身上,各州府官衙銀庫,特別是北京城的繳獲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