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煉鋼鐵

馮雲山沒想到羅澤南還會這樣想。明明與李鴻章的意見有些相左,但卻還是想著挽回內閣的權威和帝國的損失,努力保留大煉鋼鐵運動,只是壓制下來,切合實際。

此人高才高義啊!難怪後世的那幫史學家對這生一生不長,猶如流星般劃過的羅澤南評價會如此之高,稱之為清末的思想家,原來如此。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馮雲山點點頭,問道:“各地搞大煉鋼鐵,到什麽程度了?”

羅澤南道:“陛下,一切都還能在控制範圍內!除了浙江、河南、安徽、山東和直隸等地已經推到縣以下之外,其他各地還剛剛開始展開,沒有實際性地推下去。一切都還沒有大的損失,只是浪費了一些人力和物力修建小高爐而已,農作物種植方面稍稍有些耽擱,馬上實行補救,也還來得及。”

五個省份最為積極,想必與李鴻章的影響力有點關系。不過,範圍其實也很大了,至少浪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因此,馮雲山心中有些著急,道:“快命人將李鴻章和其他內閣幾位閣老都叫來,朕有要緊事要商議。”

內閣值房距離皇宮雖然不遠,但一來一回,也廢了不少時間。一個多小時之後,李鴻章和伍崇耀、劉長佑、周勝坤四人急匆匆地趕到皇家科學院內。

馮雲山打斷四人的大禮參拜,直接開門見山地喝道:“關於內閣下達的大煉鋼鐵決議之事,內閣怎麽搞的?如此國家大事,怎麽不思量清楚?要不是羅愛卿報給朕,朕還真不知道。李鴻章,前些日子,朕跟你說的要加大加快推進鋼鐵產業的發展,難道就是這樣推進的麽?不考慮其他方面和後果?”

李鴻章沒想到皇帝是因為這件事情,而且還大冒火光,臉色一變,當場便跪下拜道:“陛下,微臣該死,都是微臣糊塗,自作主張想用最快最大的力量推動鋼鐵產業發展,才會出此下策。微臣……”

馮雲山揮揮手:“行了!李鴻章,你也別惺惺作態,誠惶誠恐地樣子。朕既然任命你為內閣副總理,便是信任你的,放手去幹,這沒錯,以後也得如此,但這些要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那就是做任何決策,都必須切合實際,必須有利於帝國的利益、大多數百姓的利益!朕知道你是想幹出一番成績來給朕看,但也不用如此急功近利地瞎指揮,你能按照朕已經設定的方案執行下去便成,再一邊摸索,一邊同其他內閣成員一道商議。千萬不能頭腦發熱,作為內閣的掌舵者,若是太過激進,會好心辦壞事啊!”

李鴻章滿臉羞愧,一臉通紅。他也知道皇帝寬厚,但能對他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皇帝心中已經對他很是失望了。原本他想著上任之後,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番,如今成為泡影。

馮雲山其實也很郁悶。他當初看中李鴻章,直接將還是江蘇巡撫的李鴻章提為內閣為首之人,其實就是因為被其歷史上的大名氣所打動,而且李鴻章在江蘇巡撫任上,的確發展經濟很有一套,想著用他肯定沒錯了。沒想到這才上任就搞出這麽一出。要說這李鴻章也不是這麽沒頭腦的人啊,怎麽就會頭腦發熱,直接沖動地要搞大煉鋼鐵運動呢。是不是他真的還是太年輕,還沒有經歷歷史上的那名多事情,沒修煉到後世的那個李中堂的程度?自己揠苗助長地將其提升,反而是個錯誤?還是自己給他的壓力太大,讓他急於求成,不顧實際情況地發展鋼鐵產業?

看見李鴻章一臉羞愧的樣子,馮雲山口氣也緩和下來,除了李鴻章,他還真想不到更好的人選做內閣總理了,原本的曾觀瀾本身就是一台機器一般,搞得自己要累死,肯定不合適,而羅澤南這回表現倒不錯,不過這事還得再好好觀察一下,更不能直接免掉李鴻章換上羅澤南,否則的話,會造成內閣成員人人自危的惡果,而且對羅澤南本人也不利,造成李鴻章和羅澤南的對立。

馮雲山目光瞪向所有的內閣成員,語重心長地道:“你們別以為朕小題大做,其實大煉鋼鐵這個主意和想法,初衷是好的,朕也相信李愛卿是因為朕曾經說過要重點發展鋼鐵產業的話才著手開展這項運動的。但諸位愛卿,你們是一國的內閣,凡事要經過仔細商議和評估,尤其是這些事關億萬百姓的大事,更是要多多思量,一定要符合實際情況才行!盲目地下達命令,開展大煉鋼鐵運動,你們知道會造成什麽後果嗎?不用調查統計,在朕的腦海中,也能想象出一番情景來:全國各地都開展大煉鋼鐵運動,各府各縣的民壯都被集中起來,各行各業都不管了,尤其是農業也顧不上了,都去大煉鋼鐵去,認為煉一斤鐵出來,抵過種5斤8斤糧食了。可人人都煉鋼鐵,全國5億張口,都吃什麽啊?其他的行業也會被拼命擠壓,最終導致發展緩慢,甚至倒退,這樣的話,就算鋼鐵行業大發展,又有什麽意義?更何況,鋼鐵行業不是靠人多,靠一大幫農民就能發展得起來的!一個行業,也不是單純地靠產出的鐵水來湊數的!有沒有想過,帝國的生鐵產量已經不低了,而鋼材的產量卻很低,我們要發展鋼鐵產業,就是要提高鋼材的產量,還有鋼材的精良!是提升這個產業的數量和質量,而不純粹是數量,何況還是不合格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