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外臣不辱使命(第2/2頁)

等到了王朝末期,軍隊貪腐橫行,朝綱不振,大量軍餉和口糧被軍官貪汙,士卒拿不到足夠的兵餉,還要忍饑挨餓,裝備陳舊缺乏,這樣的軍隊別說戰鬥力,體力都成問題,怎麽能指望他們打勝仗呢?

軍隊戰鬥力提升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吃飽肚子,這比什麽都重要。

所以蕭如薰一直都非常關注軍隊的夥食問題,行軍途中他親自到火頭軍營觀察火頭軍是如何做飯的,然後給予指導和改進,但是這樣能達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民百姓能吃到的東西太少,除了糧食就是糧食,糧食的消耗量還大,還沒什麽太多營養,一個個面黃肌瘦沒有力氣,體質跟不上,戰鬥力自然不夠。

蕭如薰想盡辦法儲存肉類給士卒們補身體,此番還在遼東各地征調臘肉等肉食給軍隊打牙祭,煮飯的時候把肉切碎加進去一起煮,戰鬥的時候繳獲的肉類和死掉的馬也盡量的利用起來煮給士兵們吃,有激烈戰鬥的前一天要保證兩頓幹飯,還要有肉吃,最起碼也要有肉湯,鹽管夠,給士卒們養足力氣。

很多軍隊的將官和士兵都表示,跟著蕭提督打仗不僅性命有保障,吃的還好,能時不時的嘗到肉味兒,比起之前的日子不知道好過多少,咱們就願意跟著這樣心裏惦記著咱們的將軍打仗,至少不拿我們當炮灰,盡全力了,那我們也沒什麽可說的。

畢竟自古行軍作戰沒有不死人的,死了誰算運氣不好,也算不到蕭提督頭上,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