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0章 偷得浮生半日閑

三天之內,薛紹和司馬柳盛會同欽差李孝逸,在大都督府裏召開了幾次會議,並逐一和大都督府的重要官員和幾位地方刺史、都尉都逐一單獨的做了交流。李孝逸曾經四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對於料理民生政務、和地方官員打交道很有一套。再加上有薛紹和柳盛的幫助,他很快就在並州大都督府裏贏得了一定的支持。

同時,下面的屬官也進行了一番人員上的變動。為了維穩,薛紹建議李孝逸在大戰結束之前不要進行太大的動作。李孝逸也聰明,趁著薛紹這個恩威並著、實力霸道的“軍隊留守”還在並州,他用雷霆手段拔除了大都督府的兩名參軍、一名主薄,以及一批追隨此三人的地方州縣上的小官員。

李孝逸說,那三個人都是跟隨李崇義多年的心腹黨羽,那些小官員都是從屬嘍啰。

薛紹見大打擊面不是太大應該不會影響到大局的穩定,於是也就沒有對李孝逸的行為過多幹涉。他心想,既然李孝逸敢這麽幹,必然是早就得到了朝廷的默許與授意,在離開長安之前心中就有了這樣的計劃——這種原則上的大問題,誰也不好過多幹涉。

不過李孝逸辦事也算很有分寸。除了撤除三名大都督府的重要屬官和一小批從屬嘍啰,對於大多數可查可不查的人,李孝逸大多是從輕發落或是既往不咎了。

因此,就算偶有一些怨言或是人心惶惶,但並州大體上還算是穩定。

這一來二去,薛紹又增長了不少的“經驗”,一個最直觀的認識就是——人在官場,人脈與人緣實在是太重要了。

就拿眼前的事情來說,李崇義在並州經營了這麽多年,真要算起來,每個官員都可以是李崇義的“黨羽”。因此,李孝逸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幹掉。但是典型肯定是要抓的,那些“倒黴”了的人當中,有些的確是貪官汙吏罪有應得,但另有一些大概就是因為在“上面”沒有關系,或是平常不會做人、與同僚關系相處得非常差勁。

相信以後,李孝逸還會陸續對並州大都督府的屬官班子進行調整。李崇義留下來的那一套原班人馬、尤其是在大都督府裏居於顯要位置的骨幹們,遲早都會被裁撤幹凈。

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官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李孝逸的突然空降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也讓更多的人追悔不矣——原來李孝逸和薛紹是一路人馬!那麽真該早一點搭上薛紹這條關系,也好留待今日保全自己啊!

於是這三天的夜裏,薛紹所住的地方頻頻有客來訪,全都帶著比較貴重的禮物,當然就是那些想要前來巴結討好的人。

薛紹當然不會在這時候見他們了,那豈不是喧賓奪主、讓李孝逸為難嗎?——再說了,現在才來“臨時抱佛腳”,早些時候你們幹什麽去了呢?還不是因為你們此前都瞧我不上眼!

於是,安大將軍搖身一變成了門神,擋下了那些官員,說公子抱恙在身誰也不見。那些官員沒辦法,只好都灰溜溜的走了。

同住在大都督府裏的李孝逸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嘴上不說心中暗悅——薛紹不收賄賂、不給這些人私下說情,那是把仲裁的權力全部留給了我這個新任長史,真是給足了我的面子!

於是,李孝逸也就給足了薛紹的面子——但凡以往跟薛紹和司馬柳盛非常“親近”的官員,只要沒有犯原則上的重大錯誤的,李孝逸基本上都沒有去動他們。

這是新官上任的潛規則,初來乍道,李孝逸不可能一下豎敵太多。同時,那些被寬恕了的官員心知肚明是因為薛紹他們才會得以保全,因此對薛紹更加的感恩戴德,這當然就使得薛紹在並州的恩威名望又得以大幅提升——李孝逸很默契的對薛紹來了一次“投桃報李”。

薛紹和李孝逸,從長安就開始的“親密合作”,完美的延續到了並州大都督府。現在薛紹覺得,天後的確是善於“用人”。

要是換成別的一個大臣來接手並州,別說是配合得如此默契,說不定還要鬧出矛盾、內亂不止了。

人事調整這件大事一旦解決完畢,李孝逸再要正式接手大都督府的長史工作,就顯得非常的輕松了。

薛紹將軍隊後勤保障的任務全盤移交給了李孝逸,從此再也不用為那些糧草醫藥、民夫車輛的瑣碎事情操心了。他頓時感覺就像是扔掉了重擔身上一輕,心情都變得美麗了幾分。

明天,即將就要離開並州去往朔州前線了。

在按受了大都督府的官員們的餞行之後,薛紹回了自己的住處打點行裝。這種事情自然輪不到他來經手,月奴三下五除二的就一手包辦了。剩下半天一夜的時間,心情尚佳的薛紹準備去並州城裏走一走看一看。怎麽說也在這裏待了月余之久,平常公務繁忙少有閑暇去遊逛,今日花上半天時間去看看並州地方的風土人情捎上一些土特產回去,走馬觀花亦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