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2/2頁)

“備駕,前往農莊。”

現在說農莊已經不合適了,因為整個農莊的範圍除了預留下來的道路和準備修建公園的空地,幾乎再也沒有了一片空地。

十個研究院每一個都呈大四合院的風格,分布在農莊的平地上。唯一跟四合院不同的是,這裏的房子幾乎都不是住宅式的,更像是一個個的大倉庫。

這可以說是朱瞻基最重視的地方,比夾江那裏的工業區更受他重視。

只是現在,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這一點,只認為這是朱瞻基的一點小愛好。他自己花錢,沒用國庫,內庫一兩銀子,不要說只是修建十個格物研究院,就是建十個計院,也沒人會出頭來指責他這個太孫。

雖然房子已經建好了,但是還有數千工人在這裏忙著平整道路,裝修房屋,種樹栽花。

這裏的主路現在也都被朱瞻基安排用水泥築路,中間路寬六米,花壇兩米,外側人行道兩米,加上預留的路基,主路總寬十六米。

輔路的寬度就直接變窄了一半,也沒有花壇,只有路兩邊各種一排樹。

幼軍的位置依舊在最北方緊鄰著鐘山山腳下,旁邊不遠就是孝陵衛的駐地。

相比以前,這裏的規模擴大了兩倍有余,房子也多了不少。

朱瞻基進來的時候,八百名新兵或者在教室裏面上課,或者在訓練場上訓練。在朱瞻基的刻意安排下,勛貴子弟與孤兒學子們被分開培訓。

兩邊的教學內容差不多一樣,但是勛貴子弟一旬會有一日假,但是孤兒們一月才會有一日假,平日的夥食也不一樣。

畢竟這些孤兒都是朱瞻基自己拿錢養著,而勛貴子弟一個個都繳納了高昂的學費。

但是兩邊雖然隔離開,卻並不是沒有交集。雙方十日一小比,一月一中比,六月一大比。

小比只是分別考核成績,孤兒學員的前二十名可以享受勛貴子弟們的夥食,而勛貴子弟的後二十名,這十天則要到孤兒這邊吃大鍋飯。

中比則是兩邊相互比試,勝敗也都有不同的獎勵和懲罰。至於大比,朱瞻基還沒有考慮好具體措施。

他還有意修建一個大型體育館,到時候是不是在公眾面前進行比試。甚至可以把足球,籃球也引入進來,舉行大型的博彩比賽。

因為到處都在建設,幼軍營原本的房子還沒有拆,他以前的倉庫也依舊保留著。

不過馬致才現在更多是在夾江工業區那邊,這裏的倉庫已經變成了馬迪的實驗室。

見到朱瞻基到來,馬迪立即興奮地將朱瞻基引到了重新制作好的滑翔翼的前面。“殿下,按照你的囑咐,我現在已經把整體的重量,控制在三十斤以內了,而且沒有降低所需的強度。”

朱瞻基心裏也有些興奮,看著這個滑翔翼笑了起來。“好,快給我說說,你是如何解決三角框架的結構強度和主控制杆的銜接。”

在現代,制作一個滑翔翼不是什麽難事,因為基本的材料都能買的到。可是這個時代,什麽材料都需要自己來尋找替代品,像承重杆強度,框架結構的穩定,都是難以解決的難題。

鐵木雖然結實,但是密度很大,重量也不輕。

所以馬迪主要還是采用了來自西南的鐵竹,這種三年以上的鐵竹不僅重量輕,而且堅固,堅韌。

為了保證強度,他用一根鐵竹外面還包裹了一層半邊的鐵竹來增加反作用力的承重,也就是所謂的增大載荷。

經過測試,這樣的一根半的鐵竹,就能吊起五百斤的重量而不斷。

至於三腳架的固定,在銜接處,馬迪采用了包鐵式的套接,然後再鉆孔內固。

至於軟銜接處,則大多采用多層絲綢疊壓縫制,這些部位的承重能力,比其他部位更能讓人放心。

吊袋那裏,因為要減輕重量,所以只是用牛皮縫制了一個半截的腿槽,但是也不影響使用。

朱瞻基仔細地檢查了一遍,把上面所有的銜接和承重部分都測試了一遍,覺得完全沒有問題,應該可以飛起來。

他在現代的時候喜歡玩這個,而這個三角滑翔翼也是滑翔翼裏面結構最簡單的。馬迪防制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原有的角度,任何一處都沒有改變。

更重要的是,在傘面的夾層裏,有一個莨綢制成的降落傘。有一個連接杆連在控制杆旁邊,只要一拉連接杆,夾層會打開,然後降落傘就會自動打開。

“走,我們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