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3/4頁)

但是想想她們都是自己的女人,如果把她們丟下,她們內心會更惶恐,也就不再提起。

不管風裏雨裏,她們都寧願跟著自己一起,而不是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南洋。

突然間,外面傳來了陣陣鼓樂,這整齊的節奏,雄渾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港口。

這是駐軍歡迎朱瞻基到來的聲音……

“我先登陸了,隨後李亮他們會安排你們下船,你們且先安頓下來,晚上我再去看你們。”

劉承徽走到了馬欣的身後笑道:“殿下大事要緊,妾身會照顧好馬良媛和其他姐妹的。”

身穿明黃龍袍,頭戴冠冕的朱瞻基重新出現在甲板上,一眾內侍和護衛擺起了多達數百人的儀仗。

岸上的百姓和歡迎的士兵們看到這個陣勢,立即歡呼了起來。他們知道,馬上就能看到太孫殿下了。

朱瞻基扭頭問黃淵:“鄭和他們什麽時候能抵達?”

鄭和他們的右路軍雖然行進的距離更近一些,但是不管是在交趾,還是真臘,包括暹羅,貿易的份額都要大的多。

而且他們的艦隊在暹羅灣遇到了一次暴風雨,為了躲避大風,又耽擱了些時日,所以現在落在了朱瞻基他們的後面。

“天亮時分接到了傳令,他們的前軍已經抵達淡馬錫,鄭總監與朱總兵全速前來,怕是要到晚間才能抵達。”

“大軍的駐紮地安排好了嗎?”

“殿下不必擔憂,整個麻喇迦海峽到處都是我大軍的駐紮地。”

船上的帆已經落盡,現在完全是依靠慣性在緩緩移動。操縱舵盤的數百水手全力搖動船舵,讓旗艦緩慢按照預定的方向調整。

船上的水手們在水線上支出了一個個頂棒,這些頂棒在靠岸的時候會先觸及陸地,進行一次緩沖。

而在岸上,士兵們在岸邊丟下了一捆捆的稻草,同樣是進行緩沖,防止損壞到船體。

余先抵達的小船上的羽林衛的護衛們迅速登陸,占據了這個港口的各個角落,布下了重重防護。

旗艦終於靠岸了,首先被安排送下船的就是朱瞻基的龍輦,還有十六匹駿馬。龍輦只需要八匹馬,但是還要預備著有馬生病,或者是精力不佳。

當朱瞻基頭戴冠冕,身穿龍袍出現在了舷梯上,岸上無論百姓,還是將士,紛紛跪下,磕一個頭喊一聲:“恭迎太孫殿下。”

第一聲還不算整齊,但是有將士們的引導,那些百姓們也跟上了節奏。第二聲和第三聲就變得整齊了起來,這雄渾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麻喇迦。

岸上有一群身穿異服的麻喇迦人,領頭的也身穿大明王爺冕服,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是獲準來迎接的麻喇迦王族和官員。

朱瞻基的腳終於踏上了麻喇迦的土地,內侍們也都手舉儀仗旗,緊跟在朱瞻基的身後。

眾人又是三叩首,然後在內侍的眾聲齊呼下平身。

鄭和他們還沒有抵達,這裏最高的首領是第四艦隊參將安鄉伯張勇。他率領第四艦隊麻喇迦水寨指揮使劉進,舊港水寨指揮使杜聰,站在歡迎隊伍的最前方。

張勇出身將門世家,其父張興為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從朱棣起兵,立功眾多,累遷都指揮同知。

張勇英武謀略不遜其父,靖難之役時張興嘗單騎追敵,被數十南兵重創,傷重不任戰。張勇代替其父任指揮使,並最終獲得大勝。

張興永樂元年被封安鄉伯,但是永樂五年就去世,隨後張勇襲爵,永樂七年調高州府廣州灣水師參將。

在大明設立舊港宣慰司後,張勇任大明舊港總兵。轄制舊港,麻喇迦兩水師,並節制麾下三衛所,可謂是大明最南軍政第一人。

朱瞻基來到張勇身前,他又待再拜,朱瞻基連忙扶住了他笑道:“張愛卿無需多禮,且為我介紹一番我大明勇士。”

人群的後方,眾人圍著一個身穿大明金繡龍衣的瘦小老頭,看著遠處那個比常人高出了半個身子的大明太孫殿下。

這個瘦小老頭就是麻喇迦的蘇丹拜裏米蘇拉,他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但是依舊控制著整個麻喇迦,並在這個小國有著無上的權威。

麻喇迦建國已經二十年,從最開始三個村子的地盤,如今已經成為了半島南方最大的勢力。

雖然北方還有暹羅咄咄逼人,但是有大明的支持,麻喇迦的地盤還是在慢慢地擴大著。

其他人都對朱瞻基的到來驚喜不已,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大明的皇太孫殿下,竟然會親自來麻喇迦。

太孫駕臨,肯定會萬眾賞賜,他們又要發一筆小財了。

可是拜裏米蘇拉卻總是有些心神不定,感覺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一輩子浮浮沉沉,曾被滅國,又東山再起。大明的皇帝都見過了兩次,什麽事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