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繞過非洲(第2/5頁)

即使抵達了南非,然後轉向北走,也不代表下面的旅程就會輕松,因為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水情最為復雜的大西洋。

太平洋雖然面積最大,但是因為洋流規律,避開台風季節,還是非常安全的,這也是太平洋的名字來由。

如果說太平洋是個淑女,跟太平洋相比,大西洋就是一個暴躁的摳腳大漢。動不動就發脾氣,特別是南大西洋,簡直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禁區。

而且四月到十月之間,也是非洲和大西洋的台風季,不管怎麽小心都不以為過。

朱瞻基可不願自己這些精銳的戰士,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死在了台風裏。

有了這些顧慮,加上前營還需要沿途上岸,丟下一兩個千戶營,在當地考察,所以艦隊的速度非常慢。

而且這一次艦隊幾乎是貼著海岸線走,只要遇到有大風的征兆,就立即上岸躲避。

從索科特拉島開始,每到一處,都是前營負責聯絡,與當地人喬坦貿易,當中軍抵達的時候,就按照余先談定的交易,進行商品交換。

隨後,艦隊抵達了後世的索馬裏,在後世這裏已經完全荒漠化,但是現在,還有大片的農場和牧場。

這裏的部落打漁,打獵,種植各種農作物,看起來甚至比六百年後還要富裕。

僅僅在索馬裏一地,這裏就有三個大型部落,分別被稱為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他們什麽東西都缺,大明拿出來的貨物,每一樣都能讓他們羨慕不已。

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多少大明中意的商品,除了少數的黃金和白銀,大明對糧食根本不在乎。

無論到了哪裏,大明浩浩蕩蕩的艦隊都讓人望而生畏,根本沒有任何部落敢挑戰大明的權威。

鄭和在通事的幫助下與他們進行了溝通,隨便一點賞賜,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認大明為宗主國。

看到這一幕,朱瞻基忍不住有些好笑,這所謂的屬國,原來就是用賄賂換來的啊!

不過看到他們得了幾匹布,幾匹絲綢,一套瓷器,一袋最便宜的茶葉,就心甘情願地在國書上面簽字畫押,朱瞻基覺得,這種方式其實很不錯。

不需要打打殺殺,就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認大明為主,只要占了名分,以後自然容易向他們國內插手。

船隊抵達後世肯尼亞的蒙巴薩的時候,遇到了第一次的強風,不過艦隊早有準備,全部躲進了蒙巴薩的內陸海灣躲避。

蒙巴薩是一個天然的海港,兩片陸地,夾著一個島嶼,分出了兩條水道和兩個內陸海灣。

雖然這裏沒有山能擋風,但是沒有大浪,僅僅是大風,對艦隊的損傷並不大。

大風過後,也僅僅有兩艘船的桅杆被吹斷,熟練的工匠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更換了新的桅杆。

這裏原本是非洲土著的天下,但是從三百年前,進行貿易的阿拉伯人就控制了這一區域。

阿拉伯人將當地的食人族驅趕到了內陸地區,在海灣口的那個島上建設了一座新城,這就是後世的蒙巴薩。

因為是阿拉伯人控制,他們本來就是貿易為生,所以船隊在這裏修整的同時,也交換了兩船的貨物。

雖然這裏非常適合建設補給點,但是朱瞻基卻沒有這個心思。

首先這裏已經被阿拉伯人控制,其次,他們目前做的還不錯,艦隊一到,就能提供完善的服務。

既然不需要投資就能得到補給,何必要自己費工費力呢?

朱瞻基真正的目標是在蒙巴薩南方不到四百裏的達累斯薩拉姆,那裏也是歷史上鄭和曾經兩次抵達的地方,更有不少華裔在這裏落地生根。

達累斯薩拉姆也是一個天然港口,並且有一條大河可以通往內陸。更重要的是,這裏盛產黃金,在原本的歷史上,當地的土人用簡單的工具,就淘了數百噸的黃金。

雖然這些金礦朱瞻基根本不知道在哪裏,但是只要在這片區域,就不怕找不到。

在蒙巴薩已經被阿拉伯人占領的時候,選擇如今沒有人重視,並且只有少數部落生存的達累斯薩拉姆更符合發展利益。

所以當船隊抵達這裏的時候,大明艦隊進行了第一次修整,也在這裏興建了一個補給點。

這裏與南洲不同,南洲總共只有幾十萬土人,需要大明從頭發展,那裏也不容其他人染指。

但是這裏早已經被阿拉伯人占據了北部地區,非洲中部的土著部落人數眾多,既然獨占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還不如與人共享,方便建立剝削階級。

如今的達累斯薩拉姆還是一片荒蕪,只有內陸的一些大型部落,將觸角衍伸到了這裏,但是並沒有太多人重視。

一直到大明將濾水池修好了,才有部落的人與他們進行了初步接觸。

這個部落是一個叫做摩洛哥羅的大型部落,總人數超過了五百萬人。他們部落的都城就叫摩洛哥羅,距離達累斯薩拉姆差不多有三四百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