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見聞(第5/5頁)

從這裏上車,坐到東水關,可以選擇步行,也能選擇坐船遊覽公園。

這一次,他們的運氣不錯,來到秦淮河公園之後,就看到南岸已經聚集了大批的人群,都在向北方張望著。

一問才知,今日下午有火車試車,所以吸引了這麽多的人,在這裏張望。

“火車原來是那麽的長,真的太驚人了,等火車通車,我一定要坐一次,看看到底是什麽滋味。”

於謙心裏也很好奇,但是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在人群中張望著。突然聽到一聲長笛巨響,然後看到樹林後面升起了一股白煙。

緊接著,他們就聽見了哐當,哐當的聲音傳了過來。

一個冒著白煙的怪物從樹林後面冒出了頭,幹枯的樹枝擋不住它的身影,能模糊看清整個輪廓。於謙他們站的位置不算好,忍不住跟著轉向東去的火車後面奔跑起來。

不是他們幾個人在跑,而是幾乎所有人都跟在火車後面在跑,都想看清火車的樣子。

但是火車的速度比他們要快的多了,他們看到一節又一節的車廂從樹林後面過去,看不見首尾。

當他們跑到東部一處樹木稀疏的地方的時候,火車已經不見影蹤。

於謙覺得有些失望,卻聽見一個年輕人喘氣說道:“不急,不急,火車才跑第二圈,每次試車都是跑幾十圈的。”

於謙一聽,心裏登時平靜了下來,坐在了草坪上,看著河對岸那幽靜的小區。

那裏就是下馬橋農莊,據說有大明最早的下水道,雖然每家每戶面積不大,沒有後花園,卻有幾個公共花園。

公園的這個名字,還是殿下第一次喊出來的,他要求大臣們不再給自己建設私人花園,有錢應該投入到公共花園,讓更多的百姓也能欣賞到美景。

對這個大明最神秘的地方,於謙向往已久,但是想要進入,恐怕還要經過層層考驗。

看到火車這個怪物的時候,於謙的心裏更明白了。的確,這些技術應該保密。其他國家都造不出來的東西,只有我大明能制造,就應該只有我一家會。

他又聯想到了殿下在十三年的時候,就大力推廣的專利法案。

難道那個時候,殿下就已經為今天在做準備了嗎?

他跟太孫殿下同歲,所以清楚地知道,十三年的時候,殿下才十七歲,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了啊!

想到這裏,他更覺得殿下深不可測了。

“廷益兄,你剛才數了嗎?火車一共多少節?”

於謙搖了搖頭問道:“兆南賢弟,你可想過,如果明年春闈高中,以後該當如何?”

“朝廷自有安排,何必想的太多。”

“你忘記了殿下在發布《少年中國說》之時,提過的官員專業化?恐怕從我們這一屆開始,官員的任命就會固定下來,再也不會幾部輪換。”

王兆南想了想說道:“我會畫畫,也喜歡畫畫,如果以後能設計新的火車,那一定很不錯。廷益兄,你呢?”

“我不知道……來到京城,我才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想做一個有用的官員,但是現在卻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正說著,轟隆作響的火車又開了過來,這一次他們的視野不錯,能清楚看到火車一節又一節地掠過,加上車頭,一共有十三節。

他們聽到有人議論。“據說這種火車車廂一排有六座,一共十五排,一節車廂可以坐九十人,十二節車廂,那就能坐一千零八十人啊!”

另一個顯然是兵士的壯漢說道:“如果大明修好了到邊關的鐵路,多幾列這樣的火車,數千人就能直接轉運邊關。”

“唉,耗費太大,難……”

於謙擡頭說道:“難,也不難。既然如今已經有了火車,朝廷待試車完畢,顯然是要推廣全國的。這火車不僅能載人,也能裝運糧食,可謂是國之重器。”

王乾問道:“你們可知道這火車最快能跑多快?”

“上次邸報上說過,測試過一個時辰可以跑一百六十裏。這可不止日行千裏,簡直快兩千裏了。”

王乾咋舌不已。“那要是修了京城到杭州的火車,我們幾個時辰就能到家了!”

於謙搖了搖頭說道:“以我所想,殿下恐怕不會先修到杭州的鐵路,大明現在最該修的,應該是通向西北的鐵路。”

那個兵士凝望著農莊的方向,嘆道:“如果真是這樣,西北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