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糊塗官(第2/2頁)

宋朝的經略安撫使就是從唐制繼承來的,只不過功能上有了些許變化,職權上也擴大了不少。如果非要比較的話,有點像是唐制中的節度使。

但北宋趙家深知節度使軍政大權在握,一旦出問題那就會給國家帶來無盡的苦難。但在邊境地區,尤其是需要打仗的地區,負責地方政事的州府和統轄本地軍事的都總管有時候並不能協調統一,很影響戰區內部團結。

於是就把節度使這個職權稍微改了改,變成一種臨時委派、事後立刻離職的官職,取名為經略安撫使。

北宋的安撫使有很多,但只要加上經略這兩個字的前綴,就必須是面向西夏用兵的地區。還有一種叫做沿邊安撫使,它的職能與經略安撫使一模一樣,只是去的地方不一樣,不在西夏邊境,而是北宋與遼國的邊境。

純粹的安撫使只能位於內地各路,它的職權範圍就小了很多,軍事方面幾乎沒什麽權利,更像是中央巡視組,只問民生、刑律,順便考察地方官員是否稱職、功過幾何。

但具體到洪濤這裏就又有點不同了。不管是安撫使還是經略安撫使,通常都是以路為轄區,也就是說這種官職最低的就是高官。

秦鳳路本身就有經略安撫使,又在湟州另設湟州經略安撫使,還不互相統屬,實在比較特殊。

“湟州經略安撫使一人,以駙馬都尉王詵充之,掌一州軍民之事,皆帥其屬而聽其訴訟、頒其禁令、定其賞罰、稽其錢谷、甲械出納之名,籍而行其法。若事難專決,則具可否具奏;即幹機速,邊防及士卒抵罪者,聽以便宜裁斷。帥臣任湟州,職在綏禦戎夷,職在經略安撫使兼一州總管以統治軍旅,有屬官典領要密文書,奏達機事。終湟一州,則使事至於安撫而已,其屬勾當公事、主管機宜文字、準備將領、準備差使,自行選用後,奏達備案。”

相比官憑,朝廷下發的公文好像更詳細點。當洪濤從湟州府衙主簿手中拿到這份委任狀之後,立馬和身邊幾個臭皮匠仔細研究了起來,一個字都不敢錯過。

“大人此經略堪比舊唐節度使,足以證陛下之寵信。”洪濤手下這些人估計也看不懂公文,都悶著頭不吭氣,最終還是黃懷安第一個發表了看法,內官也是官,在這方面更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