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迫在眉睫(第2/3頁)

這件事,考驗的是皇帝對群臣的控制力。

京城本就不平靜,軍改會議剛剛結束,武將們都在相繼離京,而各地的巡撫總督相繼入京,正是京城最熱鬧的時刻。

黃承元的文章本是小事情,可在有心人的竄動下,漸漸成為京城街頭巷尾的談資,越來越變質,成了徹頭徹尾的謠言。

“你們聽說了嗎?朝廷不允許族老存在,要強行分家!”

“我聽說的不是,是朝廷要在各個族裏派遣細作,實際上是為了催繳稅糧!”

“不是不是,我親眼看過黃巡撫的奏本,上面明明是要取締宗祠,不允許私自祭拜……”

“胡說八道,我聽說現在災情嚴重,朝廷不允許生孩子,生了也得給扔了!”

……

茶館酒肆,處處都這樣的議論聲,都是茶余飯後閑的。

一幹已經進了京的巡撫總督,都接二連三的想要進宮見皇帝。

從河南巡撫趙晗,江蘇巡撫錢龍錫,浙江巡撫蔣德璟,貴州巡撫王三善,山西巡撫張瑞圖,山東巡撫黃立極等等,都在宮門前被擋了,理由是皇上會改日集體召見。

屬於朱栩早年心腹的趙晗等人自然是有些失望的,不過這也算是“例行公事”,既然皇帝不見,他們也有別的事情忙,開始在六部來回奔波。

各地都有各地的麻煩,需要朝廷六部幫扶,以前夠不到,現在進京自然要努力一把。

其他人則都是回到驛站,命人四處去打探京城近來的消息,以免信息錯漏撞出大事件。

阮大鋮,孫之獬雖然逼得靖王表了態,去宮裏找皇帝“告狀”,可他們也不是只有這一個手段,心有靈犀的四處走動關系,聯絡舊同僚,對剛剛進京的一些巡撫,總督也進行遊說,希望聯名上奏,彈劾黃承元!

一旦劾倒黃承元,就該是他們復起了!

這件事根本沒有放在朱栩心上,只是偶爾的小插曲,他如常的進行著他的工作。

眼下的重任,自然是政改,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大明新的政體已經基本形成,現在就需要朝廷進行一次正式的確立,昭告天下。

說起來簡單,實則很復雜,除開地方政體,中央朝廷也在變化,涉及的復雜程度,是軍改的百倍以上!

首先,朱栩要修改,完善大明律,再確定宗室,勛貴的地位,接著是內閣的地位,權職,然後是六部,涉及到財政,賦稅,人事,刑獄,司法,外加一個地位懸而未決的督政院。

其次還有惠通商行,十大糧倉等等!

這還是中央朝廷的,地方上涉及到巡撫的職權,總督的職權,三司衙門,還有就是田畝,商稅,海關,海貿……

盡管這些事情朱栩心裏都有底,也與畢自嚴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等都談過,可到了與天下百官開會的時候,朱栩還是要萬分謹慎,一個錯漏就能讓他多年辛苦化作流水!

朱栩桌上鋪著畢自嚴,傅昌宗,周應秋等人的奏本,他一個個的看,仔細推敲,將想法,心得,思慮都記錄下來,再完美的制度,細細追究都還是會有很多可以再商討的地方。

太陽落山,皇宮漸漸的亮起燈光。

朱栩還在看著,半點沒有松懈。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宮娥輕步走進來,對著朱栩行禮,道:“皇上,夜深了,淑女讓奴婢問皇上今晚是否過去用膳?”

朱栩擡頭看去,直覺眼前一團漆黑,使勁的眨了眨,腦袋這才清醒過來,哦了聲才道:“嗯,今晚就不去了,你讓她找點休息。對了,過幾日冊封她為才人,淑女太難聽了。”

這個小宮娥是李解語的貼身婢女,聽著朱栩的話一怔愕然,淑女難聽?皇上覺得難聽就跳過選侍直接就將她家淑女晉封為才人?

小宮娥愣了一會兒,連忙大喜道;“謝皇上。”

朱栩嗯了聲,又低頭繼續看起奏本,細細的推敲,琢磨。

武英殿。

畢自嚴與孫承宗也不得閑的忙碌,孫承宗忙碌的是要推行、鞏固既定的軍改政策,而畢自嚴是為接下來的“政改會議”做準備,雖然已經準備兩個多月了,還是多有不足,尤其是近來各地官員陸續進京,他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好不容易喘口氣,吃點飯,兩人還在討論著。

“孫大人,你覺得,關於政改,皇上是否還有別的打算?”畢自嚴喝著清粥,就著小菜道。

孫承宗喝的是雞湯,聞言搖頭道:“皇上的心思我哪裏猜得到,不過政改已然就在眼前,想必皇上不會又有突然的主意。”

兩人輔助朱栩日久,算是怕了,怕朱栩又在關鍵時刻搞突襲,讓他們應對不及。

比如軍改會議就完全出乎了孫承宗的設計,也大大的改變了他既定計劃,現在還在忙著收尾。

畢自嚴就著小菜,幾口就喝完了清粥,擦了擦嘴,看著孫承宗道;“那,政改,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