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 雲開月明(第2/4頁)

朱栩繼位之初,翰林院選取的年號是“崇禎”,在開啟正式的改革後,朱栩才改用現在的年號“景正”,各有深刻寓意。

呂大器神色微肅,道:“是。而今改革如火如荼,需要對一些事情進行記錄,總結,對當今,後人有個交代,以免時長日遠被埋沒。”

畢自嚴背著一只手,慢慢的看著前面,道:“是這個道理,不止是記錄一些事情,讓後人明白我們曾經的經歷,還要明確一些事情,不能含含糊糊,讓後人戳我們脊梁骨。比如,這首輔,閣臣,六部尚書的任期就是八年,辭官的首輔,閣臣不能復起,一個官員在一個部門任職期限不能超過十年,地方巡撫的任期也是兩屆八年,巡撫衙門任期不超過十五年,你們要明明白白的寫清楚……”

呂大器聽著神色大驚,這老大人的意思,是明確說他不會復起了?

禮部一幹人對視,表情有些復雜。

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是希望這位畢閣老回爐的,畢竟這位行事穩重,不會如此“出格”,他們的壓力不會這麽的大。

畢自嚴走了幾步,又道:“對於一些禮法,你們要梳理清楚,對於‘新禮法’下的一系列事情,也要有個定案。誰是佞臣,昏臣,奸臣?誰是忠臣,能臣,直臣?誰是兩面砌墻,隨風搖擺的墻頭草?誰在大事臨頭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力挽狂瀾?誰畏懼艱難,搖擺不前,明哲保身?誰又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誤國誤民?要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春秋筆法……”

呂大器心頭一跳,神情凜然。

這個時候對崇禎年間的官員進行評點,落案,是不是早了點?

如果現在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落案,現在的官場會怎樣的震動?他們會怎麽看,畢竟崇禎年間離現在還不足八年,朝廷內外的官員多數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若是一個不好,他們如何自處?

一本實錄是要傳千秋的,等於是史書,官場之人會不會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呂大器轉瞬也清醒,畢自嚴這是要對現在官場的混亂進行警告,對那些心思難測的人進行震懾。

畢自嚴在禮部走走停停,待了小半個時辰才離開。

京城如同沸騰的氣氛被澆了盆冷水,畢自嚴不會復出,讓太多的人的急切想法蒸發。

又過一天,畢自嚴出現在內閣大樓二樓,對議會議員,在京的眾多官員,進行了一次演講。

畢自嚴的演講沒有引經據典,長篇大論,而是以一種平述的語氣,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呼籲大明所有人團結,支持內閣,支持首輔,並申明了內閣穩定的重要性,內閣不穩的可怕後果。

這一次的演講,完整的闡述了畢自嚴的想法,表達了他對孫傳庭以及現有朝廷的肯定與支持。

消息很快傳出去,京城上下內外都明白了,畢自嚴不是來復起的,而是來救火的!

有人不甘心,想方設法的要拱畢自嚴上位,有人黯然罷手無可奈何,有人則默默無聲靜等變化。

又過一天,畢自嚴在朝報上發表了署名文章,詳細的闡述了朝廷的“購地令”。

但是畢自嚴的側重點不同,他不強調徹底收購,而是重點介紹了其中一個購地方式,那就是“借租模式”。

朝廷成立全國性的土地管理機構,租用這些士紳的土地,地權歸士紳,使用權歸朝廷,為期五年,五年一續,租金按半年支付,二十年後,土地歸朝廷,朝廷將支付一筆收購金。

這種模式,在很多人看來,與強購沒有什麽區別,但也算是朝廷的一種讓步,緩和了朝廷與士紳激烈對峙的局面。

但是,根本原因,是朝廷沒錢了。

哪怕有皇家銀行的支持,國庫也無法支持全面收購所有土地,除非皇家銀行開啟印鈔機。

這種情況,不管是朝廷還是朱栩,都不會允許。

畢自嚴不斷發聲,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減輕了孫傳庭的壓力,給他爭取了不少時間。

畢自嚴明面上在京城待了七天,最後一站,是大元帥府,與孫承宗,秦良玉,曹文詔喝茶閑聊,陪著的是兵部尚書張國維。

畢自嚴與孫承宗是老搭档,老夥伴了,兩人久別重逢,下棋喝茶,自然是好一份愜意。

孫承宗摔了一跤,現在只能勉強拄著拐杖走路,大部分時間是坐在椅子上。

他與畢自嚴對弈,說了好久的感慨,慢慢的也轉到正題。

畢自嚴看了眼秦良玉與曹文詔,笑著與孫承宗道:“帥府也是後繼有人,怎麽樣,什麽時候走?”

這裏都不算外人,自沒什麽避諱。

孫承宗拍了拍腿,道:“我倒是想走,但是陛下不願意放人。不過這半年我差不多都不來帥府,一直在府裏修養,與致仕也無甚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