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氐人許冥

“什麽!?”田朔是聽一同行動的人說了才知道劉彥過去幾天在幹什麽,他滿臉的震驚和痛惜:“君上怎麽能那麽冒險呢!”

冒什麽險?田朔指的是劉彥竟然因為看不過眼一件事情,耗費了數天的時間進行報復。

“我們那個君上……”滿臉繞腮胡子的中年人叫徐正,他臉上是振奮和解氣:“不管是什麽人,他對待我等真的沒話說。”

現在的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除了謹小慎微之外就是普遍身材瘦弱。

事實上因為針對晉人的“禁狩令”存在,他們無法獵殺野獸。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亦是無法獲取耕田,只能是以野菜和樹皮充饑,草根乃至於是觀音土餓極了也是食物。再則,就是承擔太重的賦稅,辛苦勞作留下的口糧少之又少,吃不飽穿不暖,怎麽可能健康?

劉彥帶人巡邏,路上碰見了田朔與幾個人。

“君上!”田朔帶頭揖禮,一臉的嚴肅,說道:“君上怎麽可能以身犯險呢?”

劉彥注意看了幾眼,來的都是文人,這麽個年代裏他們統稱為儒生。

“君上肩膀上擔的不止是一男一女,是一個部族,眾多的部眾啊!”田朔有那麽點痛心疾首,一臉的後怕:“若是看不過眼,遣兵士攻殺即可,君上怎能夠親自犯險。”

得說一句天大的實話,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劉彥對儒生的感官都不好。

可能存在誤會?比如近現代的儒生實在太不像樣,歷史上投敵求榮的也基本是儒生,導致有那麽一句話叫“儒士叛國爭先恐後,寡婦守節義無反顧”,可劉彥對儒生就是沒有好感,或者該說現代人對儒生基本都是一個樣。

東晉十六國時期正是儒生爭先恐後投靠胡人的第一階段,他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苦衷,但劉彥這人比較實在,反感就是反感,先入為主的前提下,一直以來對儒生的態度並不是多好。

田朔第一步改善了劉彥對儒生的看法,讓他知道在這麽個年代裏不止是有投敵求榮的儒生,還有一些儒生不是那麽無恥。田朔到了危難關頭還有勇氣帶著同族一塊逃,雖然勇氣與實力不成匹配,但比其他太多的儒生要好太多了。

“唔?以後會注意了。”劉彥點著頭,問道:“你們的事情處理完了?”

隊伍已經膨脹到了將近三萬人了啊,沒有組織連路都趕不了,劉彥是將識字的人集中起來,再配上一些得力的人,一層層地管理下去。

事實上是,“帝國時代2征服者”壓根就不生產專業的民政管理單位,另外也是系統生產的人物智力目前還堪憂,劉彥還真的只能依靠晉人之中那些識字的人。

耗費了將近四個月,可能是到了公元341年3月份左右?也就是春季,劉彥帶著將近三萬人回到了長廣郡。他們後面一路上都是走的沿岸,主要是能夠從海上獲得糧食補給。

田朔等等晉人中的士子,他們對劉彥還擁有水軍其實挺詫異,根本就不清楚那才不是什麽水軍,不過是一些劉彥利用系統發展出來捕魚的NPC漁船。

要說起來,劉彥為了帶人回去也算是不惜血本了,將近三萬人光是吃,就吃掉了劉彥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大半食物,更不用提海上運輸因為意外葬送掉了至少三十艘漁船。

長廣郡,漢建安初置。治所在長廣(今山東萊西市境),旋廢。晉鹹寧三年(公元277年)復置,治所在不其(今嶗山縣北)。轄境相當今山東青島市、嶗山、萊西、海陽、即墨、萊陽等縣地。北魏移治膠東城(今平度),北齊移治黃縣(今屬山東),隋初廢。

當然了,劉彥不知道以上那些關於長廣郡的歷史,要不是收留了一些本地晉人,他當初連自己是穿越到了哪都不清楚。

與許許多多的郡一樣,它們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歷史,現在大體都是一個鳥毛樣,皆是一片片的地廣人稀。

回到長廣郡,隊伍依然是沿著海岸線在走,他們的歸來沒有什麽夾道歡迎,有的是劉彥聽到回報,說是姓許的氐族人糾集兩百多號人正堵在前面,說是要什麽賬都一起算。

現在這個年頭,氐族人比一些華夏苗裔更像是正統的中原人。簡單的說就是一部分氐族人漢化得非常徹底,反而是晉人因為朝不保夕的關系,失去了保持的原有生活習慣。要是不注意區分,壓根就認不出大多數人到底是氐族人還是晉人。

許姓的氐族人就是一個全面漢化了的家族,他家是長廣郡櫃縣的大族,劉彥的基地離櫃縣只有三十公裏,一開始的摩擦比較頻繁,後面雙方各自展現了實力,看似誰都拿誰沒辦法,才算是和平共處下來。

長廣郡雖然是一個郡,但是根據劉彥長久的偵查,郡內人口至多也就五六萬,並且分布得非常散,人口最多的是郡首府不其城。長廣郡並不小,可是只有五六萬人,能夠想象到底是荒蕪到了什麽地步,其中羯族人才不到五百人,羯族人大多是集中在不其的縣城內;氐族人、羌族人、匈奴人大概是有近萬,剩下的全是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