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因時應勢

英靈殿絕對該建,那是有利於提升軍隊士氣好事,不管是從身到心都將給予將士最大的歸屬。那麽問題來了,劉彥應該將英靈殿建在哪?

“選擇陸地建?”就目前階段而言劉彥心懷遲疑,沉默了一小會,問道:“建成之後……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選址另建,再行搬遷嗎?”

主要還是因為劉彥不知道當時的風俗,他只知道一點,意義深遠和重要的建築不可以隨意更改和移動。英靈殿沒有任何疑問就是含有重要意義的一棟建築物,甚至是決定了軍心士氣,不建也就罷了,一旦建起來容不得絲毫出錯。這樣一來的話,太多方面需要絕對的慎重。

全都聽懂了劉彥的意思,可是沒有人敢於貿然開口。

紀昌看了一眼非漢部核心的那些人,有這些人在,一些太過敏感的話題不便提起。

漢部的核心人物都清楚一點,大海是他們的退路,迫不得已的狀況下可以選擇乘船出海,去海上的島嶼暫避。這個也是漢部有恃無恐的原因。

那些歸附的家族背後都有各自的產業,他們有太多的壇壇罐罐,絕無可能說拋下一切帶著族人出海。

其實不止是這些有人在場的家族,任何一家都是相同的情況,要是讓他們知曉漢部有迫不得已情況下會出海的選項,就該遲疑是不是該歸附漢部了。

還是那個老毛病,劉彥極度的喜歡待在高處。

這不,十來人此刻身處的位置是安置地的最高建築物,是一個用木頭配合著石塊搭起來的塔。看著,該塔怎麽也有七八米高,想要登上頂處需要走裏面的環形梯。

海邊呢,高處的風其實蠻大,幾個伺候的侍女是在一面被特意擋起來的墻壁由向依帶著邊煮茶,她們將茶煮好之後會放在盅封好,放置在盤裏拿到正在商談的大人物那邊,看誰的茶盞空了就掀開木塞給滿上。

古時候高到一定程度的建築物都是稱呼為塔,樓和閣卻是一定要分開,樓是樓,閣是閣,可不能一概而論。漢部現在也沒有一座能稱得上府邸的地方,大多數的管事與普通平民的區別僅是能夠住單間。於這一點上,劉彥也是同樣的待遇。

其實,要是到了現代,上位者住什麽地方都無所謂,甚至會因為住的地方簡陋而被盛贊。要清楚的知道一點,古時候上位者就該有上位者威嚴,什麽樣的身份就該有與之匹配的待遇,或許會有人稱贊某些人住的地方差是廉潔,但更多其實是會進行非議,例如有失體統什麽的。

河東區的上下灣地進行大建設已經是將近三個來月的事情。從塔上看去,下灣地那邊正在起建府宅。或許是出於相同的選址眼光,建造府宅的地方恰恰是現代的海景別墅區。不過,海景什麽的在現代會得到任何和喜歡,現在卻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需要考慮的是怎麽經受大風的考驗。

“我們不會永遠待在這片地方。”劉彥擡起了手,指了指周邊:“這只是蝸居。”

所有人都在順著劉彥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一片片的村莊,一些正在忙碌的人群,自然還有開墾了一部分的土地。

不是說這片區域有多麽不好,其實這片地方的地形還是很不錯的。聽當地的一些人講,這邊並不是颶風或台風經過的多發地,相比起其它的海岸線,風力也是最為緩和。

“建設一個城鎮,使之繁榮。”劉彥往明白了說:“卻不會永遠成為治所。”

所有人都非常理解地點頭,特別是紀昌更是猛點其頭。

話說,最近紀昌看劉彥的目光和神情都很不對勁,劉彥覺得莫名其妙卻也沒有深究。他們之中,紀昌是用看待強漢皇室後裔的眼神在看劉彥。而劉彥?劉彥一無所覺,只是覺得紀昌要塑造上位者威嚴才帶頭這麽幹。

治所可以理解為行政中心。一個治所應該是在什麽地方很有講究,要不建城也就不會顯得那麽繁瑣。

紀昌自認為差不多已經摸清楚了劉彥的心態,覺得劉彥該是很想打回長安或是洛陽,選其中一處作為最終的行政中心?他稍微想一想就會覺得頭皮發麻,有因為其艱難程度,也有因為劉彥的心志之高……或者說高尚?

長安和洛陽啊,兩漢各自的都城,它們現在其實並不繁榮,甚至可以說異常破敗,其中以洛陽為甚。自董卓一把火將洛陽給燒了之後,到了後面誰也沒有過多的財力去進行重建。

長廣郡適合作為治所的地方是在不其城,畢竟連續數百年都是選擇那個地方必然是有其原因。漢部現在適合去不其城嗎?也許是合適的,可前提是要真正地安穩下來,那麽就是讓長廣郡的人接受統治。

前幾天,漢部滅掉了樓家,與塞婁納阿部落的一戰亦是獲勝。劉彥率軍返回棲息地,一為休整,二來是等待下一步的時機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