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戰後小結

石碣趙國的政權有些怪異,甚至可以說是畸形,但印綬依然是起到行政施令的作用,青州刺史印綬自然是被劉徵貼身放在身上。

下密這邊歷經一個多月的戰事到了收尾時刻,那還是以漢部取得勝利而又一個新的開始。在這個新開始的第一個步驟中,是漢部士卒需要俘虜更多的戰俘,為接下來重建各郡作為勞力。

各個局部戰場的漢部士卒陷入激動時刻。如果說之前的酣戰和鏖戰是艱難的階段,他們撐過去之後就該是摘取勝利果實的歡喜階段。

“抓俘虜,每抓五個就能獲得一個官署奴隸!”

“別砍,除非頑抗,不然要抓活的!”

那就是一場盛宴,對於每一個參戰的漢部將士來說都是那樣。戰兵俘虜敵兵可以被算作功勞,獲得爵位、田畝、奴隸等等的獎勵,輔兵獲得的待遇減半,仆從軍再減半,但那也是功勞。

對那些身份是新附軍或是奴隸兵的人來講,新獲得的這一場勝利會直接改變他們的命運,只要是建立足夠多的功勛,就將得到身份上的提升。

可以說,這一場戰爭漢部的新附軍和奴隸兵真的沒有損失多麽慘重,一個多月的城池攻防烈度並不是多高,最後面的決戰也是發生在兩軍主力的酣戰之上。相比起聯軍那邊的奴隸兵,漢部這邊的他們已經足夠的幸運。

勝利的盛宴持續了很久,追擊敗兵到後面不止是主戰場參與,原先突入東安郡的徐正所部亦是加入進去。

到戰事最後沉寂下來的時候,劉彥查看戰報,己方戰死的將士為一萬一千七百一十六人,失蹤兩千零六人,重傷三千七百人,輕傷不被專門記錄。其中,戰兵戰死兩千六百零一人,終身殘疾一千二百零七人。

“主要是損失在最後一戰。”呂議身穿一襲青衫,頭發隨意地紮成了馬尾辮,用著沉穩的語氣說:“有記錄的是斬獲敵軍首級三萬兩千零九,俘虜十三萬一千六百人。”

是全場戰事的斬獲首級,不是單獨在最後一戰。

另外,俘虜的可不全是士兵,要將民夫也算進去。

關於聯軍那邊的損失還有進一步的區分,如聯軍中的主力羌族人、雜胡、晉人,但是區分起來無比困難。

劉彥帶過來下密的戰兵部隊為八千,並沒有將系統士兵計算在內。一場戰事下來,八千戰兵折損接近三分之一。雖然沒有專門的統計,系統士兵的折損肯定也在兩千以上。那就等於是這一場戰事漢部能夠稱為精銳的部隊折進去了五千左右。

“騎兵,我們需要更多的騎兵。”劉彥看去非常嚴肅:“如果這一戰有足夠的騎兵,戰事不會打得那麽艱難。”

說起騎兵,最後決戰階段漢部面對的其實並不是完整版的胡人騎兵,是面對一支人與馬都處於饑餓狀態的騎兵。要是戰局不是那麽緊湊,羌族騎兵沒有能夠進食,不管是人或馬展現出來的攻擊力肯定會更強。

“確實!當時沒有多余的時間讓羌族騎兵給戰馬喂馬料。”西騫建同表情有點怪:“甚至是敵軍的士兵也是在饑餓狀態。”

怎麽說呢?那就是在戰爭中占據主動地位的好處,以專業的軍事術語就是“攻其不備”。

戰事結束後,很多的人都在進行思考和總結,他們從一些細節上斟酌出了一些端倪,主戰場的節奏似乎一直在劉彥的控制之下。再看看整個大戰場,徐正從長廣郡突入高密郡,再由高密郡殺到東安郡,亦是整個戰局起到關鍵作用的一部分。他們是不知道還有一支偏師,也就是紀昌率領的部隊還在進軍青州首府廣固城的路上,要不會更驚訝。

如果說戰爭是什麽,主戰場上的運作只能被稱為戰術,牽扯到戰略的不光是一開始的制定,還關乎到大局上的布置。

漢部的確是到了需要進行全局布置的時刻,下密這邊的戰事打完,青州刺史劉徵已經變成屍體,可以想象會引起多麽大的動蕩。

漢部與姚家第一次真正在戰場對上,雙方的戰爭是以劉彥的取勝而告一段落,可要說分出勝負還早。漢部在接下來必定是會遭受姚家更加猛烈的報復,極為可能演變成為漢部與整個石碣趙國的對抗?畢竟劉徵好像是石虎非常信任臣子,再有就是姚弋仲在石碣趙國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我們已經占領長廣郡、東牟郡、東萊郡、高密郡。”呂議一邊說著一邊點掛在架子上的山川輿圖:“北海郡可以輕易拿下,東安郡那邊稍微增援也能攻取……”

東安郡到底是屬於青州或兗州,還是徐州,就目前為止漢部這邊都還沒有搞明白。

青州的所有郡之中,齊郡絕對是最難攻的一個。齊郡人口的密度非常高,再有就是相鄰冀州,攻取下來的代價和後續效應都難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