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恭喜您,升級了

漢部的軍旅,歷來就是該多少人就是多少人,開始之初就沒有講過什麽號稱。那是劉彥沒有這種概念,再來就是講求實際數據,有多少人就幹什麽事情,甚至是各項職責都嚴格劃分。

虛大號稱可以提振士氣沒有錯,但是往往會連自己也給騙了進去,一不小心給過度膨脹。類似的例子不少,比較著名的有已經發生的赤壁之戰中的曹操,沒有發生的是淝水之戰的苻堅。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不號稱虛妄數字,可是將民夫之類的輔助人員也算進去。要知道前線的一名將士至少需要後方五名左右的人為其服務,那麽前方數萬大軍直接參戰,後方就有數十萬人為其服務,華夏文明中動輒幾十萬大軍就是這麽算的。

更有一種畸形的算法,例如明末真正敢戰能戰的也就那麽數千家丁部隊,其余基本就是一戰即潰湊數的;流賊敢戰能戰的也就是數千所謂的老營,其余不過是被裹挾的流民。但雙方還不是一樣數萬、數十萬大軍的喊著。

“兩萬六千?”鄧恒皺眉:“是如我們這般,還是……?”

崔宣帶著明顯的迷惑或者說迷糊,說道:“估計是實打實的參戰部隊。”

這也下鄧恒就不得不重視了。

真正能夠參戰的部隊有兩萬六千,對於任何統軍將領來說都知道意味著什麽。他們清楚地明白一點,某一支由至少有一萬以上敢戰能戰的敵軍是多麽難對付,比之敢戰之士和烏合之眾混合編制更加難對付!

石碣趙軍大概需要四五天的時間用來消化戰果,漢部的軍隊卻是距離不足一百五十裏,鄧恒作為一名老將很清楚這就是危險期,他與崔宣商議了一下,不吃下戰果等於前面的戰局白打,那就只有先行統率一批部隊開拔前往要道口進行駐紮。

“此戰,鑒於漢軍皆為正卒,本將不率無用之兵前往。”鄧恒精打細算了很久:“先率一萬趕往要道,借助地形成為守勢。”

“小人會催促豫州和司州的援軍。”崔宣其實是難以理解鄧恒的行為,沒忍住又勸:“一萬或許太少,不帶多一些?”

崔宣的官職其實沒有必要自稱“小人”,可要理解降將和二鬼子的心態,謙卑早就已經在長久的卑躬屈膝中深入骨髓。

“你……不會理解。”鄧恒沒打算多解釋,嚴肅道:“今次交戰不會簡單,其余州郡的援軍要多多催促。”

崔宣或許覺得鄧恒太過小題大做,但這就是會統兵和不會統兵之間的區別。

最終鄧恒還是僅帶一萬人就出發了,除了必要的騎兵,他帶走了絕大多數認為可戰的步軍士卒,僅僅帶了少數服務於後勤的雜兵。

泰山郡之所以有個“山”字,那是因為泰山郡這邊就真的是一個多山地形。在這種地勢之下,尋找一處必經之路的要道守住,敵軍是否繞路其實已經不是關鍵,要是多山地形可以繞路,那還存在什麽要道?繞路必定是非常難走的地形。

出於謹慎,鄧恒沒有分什麽前、中、後軍,僅僅是派出必要的斥候在前方偵查和作為警戒,事實卻證明謹慎絕對有用。

“漢軍的行軍速度真快!”鄧恒看著姚靖,問道:“他們的山地戰怎麽樣?”

姚靖在鄧恒軍中就是類似於客卿的存在,沒有實權,僅僅可以給予一些意見,再有就是充當有問必答的角色。他答道:“未有與劉彥發生過山地戰。”

所以說會統兵和不會就是這樣的區別,鄧恒太清楚不是什麽部隊都能適應所有地形,斥候傳回前方軍情,說是發現一支數量為三千左右的漢軍正在抵近,一瞬間腦子裏就開始在選擇怎麽交戰。

“全軍停下!”鄧恒高聲吼了一句,而後又發布命令:“騎兵與輜重隊後退,步軍於兩側山林埋伏!”

這是一個兩邊都被山地包夾的谷地,個別地方的山體是凹陷地勢。類似的地形在泰山郡非常多,這一條谷道還是天長地久被人給開辟出來才成為主要道路,其它區域就只是山間小道,或幹脆是需要爬山而行。

兩軍開戰從來都是以斥候之間的廝殺作為開端,等於是一方發現了一方,雙方都會知道周邊有敵方的部隊存在。

埋伏是一種相對而言的事情,打得就是一個出其不備,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襲。這就是為什麽稱作埋伏,而不叫偷襲。

“他們會過來嗎?”姚靖不是全然沒有經驗,說道:“已經發生斥候拼殺。這邊全是山地,他們……”

“噓!”鄧恒也不知道漢軍會不會過來,可什麽都是需要嘗試才會有結果,嘗試還有機會,什麽都不做又能成什麽事?他也沒有壓低聲音:“安靜等著。”

馬蹄聲從谷道的遠處傳來,遠遠看去有數騎快馬在前方狂奔,他們的後面是追逐著的十來騎。